“不論用什么武器,不論與誰對敵,能夠清楚掌握雙方的打擊范圍都非常重要,這種距離感決定了你閃躲與進攻的余地。”
……
源自石堂鎮的戰士之子們其實并非專門救援而來,他們原本也是準備去君臨的,只是剛剛啟程就遇上了那位隊伍派出去的求救者,于是就順勢趕了過去。
只是因為與藍禮他們走差了路,這些人反而跑到后面那個村子里去了,最終一頓快馬加鞭,才堪堪追上他們。
自從他們加入隊伍后,藍禮就再也沒有見到那些吊在身后的騎手們了,似乎危機因此而解除。
那些騎手到底是誰派出來的藍禮并不清楚,但戰士之子們卻聲稱會有人對此展開調查,同時他們也接管了兩個俘虜。
于是藍禮就不再多問了。
君臨距離此地還有很長一段路,這段路程他們自然不可能一直毫不停歇的趕路,于是每當歇息時,那位叫做莫瑞·格瑞爾的騎士都會叫來藍禮,開口傳授他各種打斗技巧或者讓自家侍從與之對練,這顯然就是他口中的教導。
“劍術并不是依靠你的本能去劈砍,去閃躲,去格擋,而是依靠你的頭腦。了解敵人的行為習慣,試探出他的性格是謹慎還是激進,以此布下戰術,然后去執行,這是你首先應當考慮的事情。”
木劍碰撞的聲音伴隨著中年騎士嚴峻的教導,于河岸旁不斷響起。周圍有一些戰士之子在旁觀察,更多的卻身處于不遠處的營地當中生火造飯,那人頭涌動的模樣顯得熱鬧非凡。
因為騎士們的加入,隊伍復又開始吸納起了路上一些旅人,看起來對是否會受到襲擊絲毫沒有顧慮,藍禮猜測這可能有什么仰仗在其中,但他此刻并沒有多余心思考慮這件事,而是身心投入到訓練當中。
西方劍術看似沒什么招數,但實際上仍舊有許多固定動作,進攻、格擋、起手式……最近藍禮一直在學這些。
而當基本知識都學會之后,就要開始重復不斷的練習,以及將知識化作實戰了。
對此藍禮頗顯生疏,他雖然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但那也只是對弓與匕首而言,就算曾經練習過長矛,使用這種雙手握著的長劍格擋進攻對他來說也仍舊充滿陌生感,同時身上佩戴著的身盔甲也讓他顯得笨拙不已。
憑本能掌握劍的尺寸、攻擊范圍、強弱劍身、以及所謂的戰術……
與他對練的是莫瑞騎士的侍從,一位棕發小個子,面龐稚嫩,穿上盔甲后也顯得消瘦又靈巧,看起來比藍禮小多了。
只是兩者打斗間,大個子反而被小個子打得節節敗退,兩木劍碰撞,藍禮防守占據大多數情況,顯得手忙腳亂,身上鐵甲則被打得砰砰作響。
周圍看熱鬧的一群騎士對此經常評頭論足,不過他們倒也沒嘲笑什么,雖說藍禮這個騎士是一個樣子貨,但他之前所立下的戰功卻足以讓周圍這些人對他保有一定的認同。
負責教導的莫瑞騎士話語反而毫不客氣,絲毫差錯都要被他拎出來訓斥一番。
對此藍禮樂于接受。
除了長劍使用之外,每天他接受的訓練還有盾牌的掌握,而相對于用劍還能有來有回,盾牌的練習就完是被動挨打了。
除此之外,他的騎術在經過檢驗后,被莫瑞騎士認為不需要再多練習什么。
“單憑騎馬而論,你比大多騎士要合格,這在你這個年齡當中比較罕見。”騎士如此評論。
藍禮對此只是笑笑。
穿著沉重盔甲連日練習下,他每天都練得大汗淋漓,身體充滿疲憊,但精神頭卻愈發充足,少了領導隊伍帶來的種種困擾,投入這種體力與腦力的勞動當中反而讓他渾身暢快。
而時長觀看他們對練的那些騎士也很詫異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