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覺得無論如何都得在洛陽徹底的亂起來之前,將傳國玉璽拿到自己的手中。他這只小蝴蝶亂煽翅膀,已經讓歷史的軌跡開始偏離預定的軌道。若是等到洛陽徹底的亂起來,到時候想要拿到傳國玉璽就更加的難了。
現在各方勢力還沒有注意到洛陽,李辰現在已經占據了先機,既然如此那么就更應該趁著自己占據了先機,而早點把玉璽拿在手里,只有這樣才算是穩妥。
玉璽在皇宮當中,而皇宮的守備自然不用多說。自打李榷指使手下殺了樊稠之后,郭汜與他的關系也已經降至冰點。這些日子,就連張濟這個平時不顯山不漏水的人都開始活動起來了。
李榷也不是傻子,他清楚越是這個時候,越得將皇帝抓在手中,所以這些日子,整個皇宮的守備更加森嚴了。
最關鍵的是,李辰只知道傳國玉璽在皇宮的枯井當中,具體在那口井中他可不知道。皇宮當中,這么多宮了,院了的,真的搜索起來想要不驚動守衛的兵丁那是不可能的。
想要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將傳國玉璽從宮中帶出來,唯一的切入點就是宮中守將李樂。但是這個李樂是李榷的心腹不說,兩人還是親戚,想要將李樂當場切入點,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但是,不簡單并不是不能,李辰覺得李樂可以被策反。
“咚,咚,咚。”李辰用手指敲擊著桌面,心中在嘀咕著李樂這個名字。
前世,便是這個李樂被文武百官策反了,由他帶著手下的士兵,護送著漢獻帝和文武百官逃出了洛陽。
當然,那個時候西涼軍已經內亂,李榷的敗局已經注定。那種情況下,別說李樂是李榷的本家兄弟,便是同胞兄弟也未必可靠。不過,這也已經足以證明李樂對于李榷并不是百分之百忠誠。
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是百分之百忠誠便有的談,談到最后無非就是加錢二字而已。
“駱養性。”李辰朝著堂下輕聲喊道。
“在。”駱養性趕忙應聲。
“讓你的人去查一查這個李樂,他家中有什么人,平日里去那些地方,有什么喜好,都要給我查的一清二楚。”李辰吩咐道。
“諾。”駱養性應聲道。
駱養性領命離去,準備對李樂展開調查。李樂在西涼軍中,僅僅只是一個中層軍官而已。按理說這種中層軍官手下不過千把人,但是李樂是李榷的心腹,又是負責皇宮的守衛,所以這廝手下足足有著三千的兵馬。
也難怪前世那些文武選中了他,若僅僅只有千余人很難在亂軍當中護送皇帝離開洛陽。但是三千人就不同了,三千騎兵已經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便是面對萬余步卒的堵截,三千騎兵也可沖陣離去。
好在李辰在洛陽的布局已經接近一年,錦衣衛的暗樁也已經滲透進洛陽的各個明里暗里的地方。想要調查一個西涼軍的中層軍官,即便這個人是李榷的心腹,對于錦衣衛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
李辰在賈詡府上待了一晚上,此時也有些疲憊了,洛養性走后,他便窩在自己的虎皮坐墊上瞇了起來。
駱養性是最善摸索李辰心思的,對于李辰分配下來的任務,他哪里敢懈怠。李辰這邊前腳命令下來,駱養性這邊后腳便命令整個洛陽的錦衣衛暗樁動了起來。關于李樂的情報被源源不斷的送到駱養性的手中,而后駱養性開始從中尋找有用的線索。
錦衣衛暗樁送來的情報很多,也很雜,基本上囊括了李樂這個人從小到大所有的足跡。
李樂打小父母雙亡,他被族人寄養在李榷家。可以這么說,李樂從小就在李榷的屁股后面長大。李樂算是李榷的家將,也正是因為如此,李榷才會如此信任他。
李榷發達之后,對于李樂也是十分的照顧,如今更是將守衛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