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來的磨合也不是沒有好處,山上嘍啰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好上很多。
在大棒和肉骨頭的雙重刺激下少華山逐漸走上正軌。
現在被分到雜兵一類的人也都有活做,每天大體可以賺到十枚銅錢。
輔兵要做些重體力勞動,如砍樹、修繕房屋等等。每天可以賺到二十枚銅錢。
而正進行嚴格訓練的戰兵和斥候就更多了,他們每天可以賺三十枚銅錢。
至于伍長、什長、都指揮這些大小頭目則可以拿五十到一百銅錢不等。再有戰兵可以免費享用的肉食,可以說山上的待遇比如今大宋的禁軍還要好。
雜兵和輔兵沒有免費肉食的待遇,但也吃得上肉。杜昱帶來的那些凍肉足有四噸完全夠用,對山上眾人的售價也極低,一條凍狗腿二十錢、一條二斤重的凍五花肉二十錢,凍豬腿一條十斤也不過一百五十錢、牛肉貴些也不過一斤二十五錢而已。
山上任何人只要干活都買得起肉,這也極大的刺激了嘍啰們的勞動熱情。
少華山一天一個樣,生活條件一天好過一天,現在雜兵們正在利用杜昱的圖紙搭建土炕,而輔兵則在修繕寨墻和哨塔。
杜昱和朱武、陳達、楊春四人正在聚義廳商量如何下山發展下線的事情。
在一邊端茶伺候的變成了史五三叔家的那位小姑娘史小翠。也是史五有心,知道自己三叔家過得不好,既然做安善良民活不下去還不如上山過幾天好日子。
他下山和史老漢商議,史老漢一狠心便也破家上山。老漢只能做些雜活,史小翠卻被史五帶到杜昱身邊非要做個丫鬟,杜昱礙于情面也只好答應。
小丫頭懂事的早,端茶送水麻利的很。杜昱雖然對一個歲的小姑娘伺候自己,心里面相當不舒服,但還是不停地告訴自己這個年代就這樣,不習慣也要習慣入鄉隨俗適應這個年代的規則才好。
不提這些雜事,單說幾人的商議過程。
杜昱首先說道“三位兄弟如今山上進入正軌,咱們按部就班發展下去便可。那么販鹽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這周邊的州縣我不熟悉,你們有什么看法。”
陳達說道“華州城有錢有路的人多,可去哪里太過危險。我看還是去華陰縣吧。”
朱武說道“不妥,前番大郎大鬧華陰縣殺了縣尉,咱們可都是在那掛號的人。雖不知新縣尉是何人,但想來也會提防我們的,風險還是太大。”
這時楊春說道“那不如去蒲城縣如何?蒲城縣雖然窮,可縣城里有錢人也不在少數。敢做這等生意的大有人在。”
杜昱忙說道“兄弟你在哪里有路子?”
楊春說道“早年間我有個朋友叫張季也是曾江湖人,后來不知怎么發財,聽說落到蒲城縣做起茶商,或許可以從他身上探探路。要不然我去蒲城縣走一趟。”
朱武問道“那張季人品如何靠得住么?”
楊春說道“我原來在解良縣時曾打過幾次交到,沒有深交不知為人如何,但能在江湖混想來也不會太差。”
朱武眉頭直皺,說道“兄弟人心隔肚皮啊。況且如今咱們三人早就上了官府的布告,華州附近各縣哪有不知道咱們的,還是小心為妙。”
陳達說道“怕他做鳥,小小蒲城縣能有什么厲害人物,惹惱咱們直接打破縣城。”
朱武說道“你就知道打,破縣城不難,破城之后呢?咱們滋擾地方他們可以睜一眼閉一眼,破城還敢么?鬧大了惹來州府大軍你擋得住么。”
陳達被懟得出聲不得,這些天每天看著山上的隊伍“槍如林”他也有些膨脹。
楊春說道“哥哥放心,想那張季也不敢壞我。”
朱武還是不放心說道“兄弟進城可不比在山上……”
陳達沉不住氣喊到“怕個撮鳥,我陪楊兄弟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