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綠色食品的味道本身也不差。
酒足飯飽之后,杜昱回到了客棧與楊春碰頭。
楊春也沒閑著,以拜山頭為由接觸了蒲城當地的潑皮。得到的消息與杜昱聽到的相差無幾。
不過二人出于謹慎,還是決定明日按計劃行事先觀察一番再說。
一夜無話,第二天楊春一早就去街北的官鹽店附近擺攤賣藝,而杜昱帶著史五去了張季的茶肆。
一進茶肆,就有伙計過來熱情的接待。
杜昱假借尋找好茶,與店中的掌柜一通神侃。
從聊天當中他更加相信自己的猜測。想那張季與楊春一樣是草莽出身,本事還有沒楊春大,憑什么能大批販運茶葉去西北草原,要說背后沒人鬼都不信,而且低調的藏在這蒲城縣小城里不正說明這買賣見不得人么。
杜昱沒有沖動,而是花了五十兩銀子買下張季的茶肆中最好的幾斤團茶。隨后便和史五離開茶肆回到了客棧。
沒多久茶肆掌柜的便差人把茶葉送到客棧,并且送來張季的一張請帖。
原來是張季得知有出手豪奢的道人,便想結交一番。
這年月有錢的道士不一定什么來路,要么是有道真人要么是高官顯貴的座上客,結個善緣總歸是好事。
杜昱一見喜出望外,正愁沒機會接觸張季,他便送上門來。于是答應晚上去張府赴宴。
待午時與楊春碰頭時,杜昱說道“楊兄弟,你先不要出面,我先去張府探探路。畢竟官府當中有你的案底,還是小心為上,以免徒增煩惱。”
楊春也不想惹麻煩說道“全聽哥哥安排。”
杜昱問道“北街那家鹽商真如傳說那樣安分守己么?”
楊春說道“我看未必,今日與小六在街上雜耍時看見有隊車馬從他后院趕出顯然是剛剛卸貨。可據我所知每次官鹽送到都會有衙門躉吏相隨。”
杜昱說道“沒想到小小的蒲城縣城里也是臥虎藏龍啊。”
楊春說道“哥哥,這里的商家確實有古怪啊。明明是個遠近聞名的窮縣,可商家買賣的規模全都不小。”
杜昱說道“許是咱們運氣,歪打正著來到一個大窩點,兄弟你想想左近的地理。”
楊春思索片刻,說道“哥哥你要不說我還沒發現,這里距離華州不遠,而延州府和西京洛陽的官路正從華州經過,莫非……”
杜昱說道“或許咱們那座鹽山還不夠人家消化呢。”
楊春說道“只是這樣一來,這群人必然十分危險。哥哥你要多加小心啊。”
杜昱對自保這件事還是有著十分的自信,說道“無妨,張府不是龍潭虎穴,我這身功夫也不是白給的。再說咱們求財,他們也是求財,打打殺殺沒有必要,至少現在沒有必要。”
楊春說道“道理倒是這個道理,但哥哥也要多加提防。”
杜昱說道“這個放心,我會注意的。”
他知道有那度牒在,張季對他只會客客氣氣,有錢人特別是錢來路不正的人一般都特別迷信。
不要說千年前的大宋,就是現代不也有不少富豪被“大師”們忽悠得找不到北么。
而他杜昱恰恰是“真”有道高人,隨便表演下憑空取物估計連宋徽宗見到都得給跪,更不要說一個小城私商了。
當然杜昱不會掉以輕心,小心使得萬年船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在和楊春商量了一些細節之后杜昱做好了萬全準備。
隆冬的蒲城天很快就黑了,張府管家派來接杜昱的馬車停在客棧門口等他赴宴。
杜昱摸了摸身上的防刺服,檢查完空間中的電擊器、車子等防身的東西,再整理下道袍正了正腰間的寶劍,出得門去上車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