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阮家三兄弟醒來時才發現自己三人在梁山泊山寨上住了一夜。
回想起自己答應山上落草,阮小二有些后悔。但話以出口,收回去的話又擔心被人看不起,心里難免有些矛盾。
這時,阮小七說道“哎,想想咱們兄弟以往過的日子,真真是白活一回。看看山寨,不到住著磚瓦房,鋪蓋也是這等上好被褥。二哥,這回不管你怎么說,我也要上山好好活一回。”
阮小五說道“二哥,不說別的。靠咱們打魚老娘和阿嫂幾時能過上這等生活。來時我問過那些嘍啰,梁山泊上即使干雜活壯丁都能每餐吃肉。咱們又不是那些沒本事的人,跟著哥哥分金分銀也讓老娘吃上幾口好肉才是孝順。”
阮小二嘆口氣,說道“也罷,道士哥哥對咱們不薄。投奔他也是條出路,小五你說得對,讓老娘跟著吃糠咽菜還不如像這等快活幾天。咱們這就回去同老娘商議上山的事。”
三人起床,外面早有雜役伺候他們洗漱。
這時,杜昱和朱武過來看望三人。
杜昱說道“三位兄弟,昨日睡得還好么?”
阮小七說道“道士哥哥,在我等在山上舒心,睡得好極了。”
阮小二說道“哥哥,今日我們打算回石碣村同老娘商議,若是哥哥同意,我們就上山入伙。”
杜昱說道“太好了,哥哥我就盼著這一天呢。”
朱武說道“小二兄弟,其實你大可放心,哥哥早就計劃好咱們的出路了。莫說周圍官府沒有敢惹咱們山寨的,就算有一天大兵壓境不可抵擋,咱們也可乘船出海,尋找一處官府管不到的地方繼續逍遙自在。”
阮小二說道“聽朱武哥哥的話,我就更放心了。”
杜昱說道“兄弟相信我,你們不會后悔來到山上的。”
阮家三兄弟就這樣,兩次豪飲被忽悠上山。這看似兒戲一樣的過程其實少不了他們對生活現狀的不滿,在大宋的時代,很多時候出身就決定一個人未來的命運。
都說大宋鼓勵讀書,提拔了很多寒門子弟,然而這個寒門可不是窮人的意思。寒門多是指小地主和大戶的自耕農。與阮家這種世代打魚的人家沒有絲毫關系。
而讀不起書在大宋基本意味著沒有出頭之日,想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無異于癡人說夢。
三阮投奔杜昱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什么江湖義氣,就是單純的羨慕山寨的好生活。
杜昱心知肚明但毫不在意,感情只是加分項,利益捆綁的東西才最為牢靠。
他能給阮家兄弟良好的生活條件,阮家兄弟愿意為他培養水兵沖鋒陷陣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他沒想到這么順利。
實際上他小看了如今梁山的待遇和的安穩環境。如果山寨的待遇被廣泛宣傳出去,相信來投山的就不止是水泊周邊的百姓了。
放下阮家兄弟回石碣村去接老娘不提,再說史進。
史進和崔埜帶著二十騎,往北一路去尋楊春。
行到恩州附近的時候,終于打聽到楊春的行蹤。
楊春帶著四百多兄弟,穿州過府走鄉野小路繞行河東路。一路上也有不少人眼饞他們所帶的馬匹物資,在邢州時還打了一仗。
好在經過陳達幾個月的訓練這些嘍兵們戰斗力暴漲,嚴格的組織性也保證他們在戰斗時沒有絲毫慌亂。
面對邢州的這伙強人,楊春帶人一次沖鋒就打垮他們。雖說也難免有些損失,但這一戰就打出了楊春的威名。
后面那些企圖撿便宜的人也沒了心思,紛紛為楊春讓道。甚至還有一伙人想請楊春入伙,去做他們的大頭領。
楊春自然拒絕,只帶著這些嘍兵一路向東。
崔埜對河東地區相當熟悉,打聽到楊春行蹤之后和史進快馬加鞭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勝利會師。
楊春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