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在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展開的大航海時代,掠奪無數資源,為他們今后的高速發展奠定基礎。
杜昱穿越的北宋時空,時間線才發展到公元1114年。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資源仍是無主之物。
他怎么可能不去插上一手,漁業資源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距離收船的日子越來越近,杜昱也親自上陣和阮家兄弟一起訓練這些挑選出來的水軍。
因為將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可以操作的都是帆船,所以杜昱主要教他們如何操作風帆。
三阮水性非常好,對于船只也只是熟悉如同梁山泊現有的這般木質快船。
對于杜昱所描繪的五百噸飛剪船也從未聽過,更不要說上手操作了。
但杜昱也不在意,這個時代雖說海上霸主是大宋,能出海的私商也不在少數,但終究是人類探索海洋的初級階段。
他隨便弄一點現代的科學技術過去都是非常先進的,而且這個時期的海上有的是地方讓他們練手。
就如同開車一樣,手藝不行架不住馬路寬啊。
為此杜昱還特意抄了好多資料回來,怎么訓練水手,怎么訓練大副、二副,怎么訓練船長,這都是有一定流程的東西。
阮氏三兄弟不識幾個大字,但對于水上的功夫似乎天賦滿滿。
杜昱只是把理論上的東西解釋一遍,他便能抄起風帆進行操作。初時還有些生澀,幾天后就玩得非常溜了。
阮小二、阮小五也不遑多讓,比挑選出來的嘍啰更快的學會了如何操作風帆。
其實杜昱也是瞎教,他看見什么有用就拿出來研究一番,覺得簡單粗暴易懂便教給這些水軍。
大型帆船畢竟與小帆船不同,杜昱也沒辦法讓他們速成。只能等船只到位再慢慢磨合。
杜昱心里煩躁,看來“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不是沒有道理的事情。
航海人才實在太匱乏了,這讓他一下想起了有過一面之緣的潭州李林。
雖說李林也不會操作飛剪船,但終究是出過海的人才。
只不過這個時代可不像現代時空,一個電話打過去就能邀人。光知道他是潭州人也沒什么用,都不知道如何把消息送到李林手中。
無奈之下,杜昱只得耐著性子繼續操練這些水軍。
好在這些人基礎不錯,而且這段時間在山上不但能吃飽飯,還能吃上肉。經過嚴格的訓練,倒是有些正規軍的意思。
只不過想到飛剪船需要的水手數量和梁山泊現有的水軍人手,杜昱又是一陣頭大。
一個念頭在他心里誕生,從長遠考慮,是不是應該在梁山上辦一個水手培訓班。
在杜昱心里可是要組建一支船隊去世界各地飽feng覽kuang山e河duo的,就這樣放羊式的教學得什么時候才能湊齊他所需要的人才。
認真思索,杜昱認為還是有實現的可能,雖說他不可能從現代時空帶人過來,但是可以用遠程教學啊。
只要他安裝好前些日子搞過來的發電設備,完全可以建立一個遠程教室,利用影音播放設備來達到教學目的。
效果不一定多好,但也避免了他這個門外漢瞎教的尷尬。
而且等到船拿到手,完全可以一邊教學一邊實踐,快速的培育人才。
然后再利用已經掌握技能的水手們培訓更多的人,只要給他一定時間,這個雪球會越滾越大,最終滿足他的需求。
想到就做,杜昱當天晚上便穿越回現代時空。
只不過當他搞了一套專業航海教學光盤的時候,才發現專業的航海知識教學,是需要學員有一定文化基礎的。
一個目不識丁的人,聽都聽不懂,又何來從其中汲取知識。
杜昱頭又大了三分,難道說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