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一聲令下,船只調整航向往登州方向駛去。
海上行船與在濟水之中完全不同,海上風浪更大,但也因此滿帆的飛剪船速度也提升得非常大。
雖說到不了極限速度,但也在每小時810海里之間。這在沒有動力的北宋已經非常驚人了。
杜昱身為海城人自然是坐船出過海的,可阮家三兄弟和陳達卻并沒有見過大海。
阮氏三雄還好,畢竟也是水邊長大的。陳達這只來自西北的旱鴨子就不行了,不過半天功夫就開始暈船,渾身無力時不時的嘔吐。
杜昱從背包空間中拿出一些治療暈船的藥給他服下,陳大爺這才好過了一些。
好在山寨中挑選的水軍嘍啰們都是在水泊邊上長大的,各個水性都不錯。
絕大部分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就對這種顛簸習以為常了。
根據現在的行船速度,杜昱估計兩天時間怎么也找到耽羅了。
為了全天行船,他把阮家三兄弟分為三班,每人帶著自己的手下輪流開船。既能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行船,又能充分鍛煉梁山水軍的實際操作能力。
當天傍晚,他們已經越過登州出了渤海范圍,來到東海的水面。
杜昱查看海圖,調整航向直奔耽羅方向。
進入東海之后,明顯海風更大浪也高了很多。飛剪船這時才體現出設計上優秀,再結合現代時空科技含量十足的風帆,一下子就把速度提升到了極致。
杜昱來到下面的駕駛室,打開儀表盤,發現速度已經達到每小時12海里。這個數值與木質船的歷史記錄相當。
其實如果他肯啟動柴油機輪的話,速度提升到每小時24-30海里一點問題也也沒有。
無奈柴油屬于管制物資,這艘船的油也并沒有加滿,他可不敢隨便浪費。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是不可能啟動的。
這個速度雖然與現代時空的船只速度沒發比,但也夠用。
夜里是阮小二當值,杜昱覺得阮家三兄弟里只有他比較穩重,所以就把夜班派給了他。
杜昱在制定航向的時候已經用船上的電子指南針做了定位,再加上有羅盤指引,倒也不怕阮小二在夜色中偏離航線。
阮小二按部就班,指揮手下的兄弟按照練習的方法操作船只。
月色中,這艘飛剪船一路劈浪前行向遠方駛去。
天蒙蒙亮,阮小七的那組起來接班。
先是按照杜昱教他的方法使用電子指南針確定方位,然后又對照海圖看了看航線。
一夜行船,偏離的方位卻并不多,阮小七稍做調整很快就找到正確的方向。
這時,陳達黑著眼圈從船艙里出來,看來這貨被折騰得不輕。
杜昱洗漱完畢,出來正撞見他便問道“陳達兄弟,感覺好點了么?”
陳達說道“我本以為大海和陸地沒甚么兩樣,行船就相當于騎馬。哪知這么厲害,要不是哥哥的神藥,我都要把苦膽吐出來。”
杜昱笑道“以后還搶不搶著上船了?!?
陳達說道“一次就夠,我是怕了?!?
杜昱哈哈大笑說道“走,帶你玩個好玩的。”
說罷,杜昱帶著陳達來到船舷從邊上的儲藏室里找出幾根海釣魚桿,從背包空間中取出一條黃河鯉魚殺死,切成小丁掛在魚鉤上,扔到海里。
陳達有樣學樣,在杜昱的指導下學起了海釣。
杜昱時不時就釣上一條魚,什么海鱸、黑鯛、黃鰭鯛沒一會就弄了一小桶。
陳達是個急躁性子,越是看著杜昱那邊頻頻得手,他就越急,越急魚還越不咬鉤,把他氣得破口大罵。
阮小五和阮小七一見也是笑得不行,很快加入了釣魚隊伍。
在歡聲笑語當中,陳達漸漸地適應了海上的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