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之事。
吃過飯,杜昱幾人又休息片刻躲過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當一行人重新上路的時候,隊伍里多了一個扛著花槍的免費打手。
一路無話,一行人順利的來到東京汴梁的地界。
史五打聽過行程,趕路的商隊告訴他們再有十里就到汴梁城了。
看看天色,杜昱覺得沒必要急著進城。這么遠的路,就怕他們趕到城外人家卻關了城門。
史進見不遠處有一個村子,便說道“哥哥既然不急著進城,那就去那邊的村子投宿一宿如何。”
杜昱說道“也好,匆匆趕路到了天黑不得入城反而不美。”
就這樣,一行人一路往村子趕去。
走到村口的時候,杜昱看見有一座石碑立在路邊,上面刻著三個大字“安仁村”。
杜昱莫名的覺得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到底為什么有熟悉感。
帶著些許疑惑,一行人進村。
村中早就里正出來詢問他們的情況。
史進對安仁村的里正解釋,說自己一行人因錯過宿頭這才來到此地借宿。
里正見他們穿綢裹緞的,看起來是有錢人,便沒有懷疑他們的身份,并告知村中有一家腳店可以歇腳。
史進連忙施禮,感謝里正的指點。隨后在他的帶領下一行人來到腳店住了下來。
待到傍晚,杜昱和史進、韓伯龍在小店要了一桌酒菜,坐在店里喝酒。
就在三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的時候,腳店的門被推開。
一位中年文士打扮的人,快步走了進來,尋個空桌坐下。
“小四,給我來壺酒,再來一只……,還是來半只燒。另外有好肉的話切上一盤。”
店里伙計應了一聲,立刻為他準備酒食。
中年文士這才注意到杜昱他們那一桌。
他從懷中拿出一柄折扇,不快不慢的扇著風,還時不時的用眼睛瞟著三人。
沒一會,店小二吧他要的東西上來,說道“聞先生,今天有甚么高興事,點這么多東西下酒。”
中年文士說道“我們文人的事,說了你也不懂。”
杜昱在聽到那句“聞先生”之后,眼前一亮。忽然想起水滸傳中的一個人來,那就是曾經做過高俅參謀的聞煥章。
他心中暗想,怪不得自己覺得村口的“安仁村”三字有熟悉的感覺,原來在這兒呢。
水滸傳中說聞煥章是精通兵法的謀略之將,是個懷才不遇的人才。
即便認識不少朝中大員,卻依然落得在安仁村中教書為生。
杜昱有些心動,梁山泊現在就缺有文化的人。文盲太多以至于現在很多事情的進度都快不起來。
而聞煥章確實是一個值得拉攏的人才,如果有他加入梁山,不但可以幫朱武處理很多事情,還可以化身教員,教山上眾人識字。
但杜昱知道,聞煥章又是一個隊大宋朝廷十分向往的文人。如果他不小心露出點什么,難免會惹出麻煩。
就在杜昱思索該如何與聞煥章搭訕的時候。
“冒昧打擾,幾位面生,可是路過我安仁村的客商?”聞煥章主動過來搭話。
杜昱拱手施禮,說道“教授不必客氣,倒是我等在此借宿打擾了村中的安寧。”
聞煥章一笑,說道“幾位路過此地借宿而已,怎么能說是打擾呢。倒是我莽撞了。只是我看不出幾位是做什么生意的,因此才好奇一問。”
杜昱說道“教授猜不到也正常。我等有些閑錢想做些買賣,心中猶豫不定,這才約好去汴梁城中觀察一番。我們都沒確定做什么教授自然也猜不到。”
聞煥章說道“哦,這倒是我唐突了。”
他在心中對杜昱的說法不置可否,這幾人身上隱隱帶著些許殺氣其中一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