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兵馬統制李志率領萬人大軍清掃周邊大小山寨。
這次行動聲勢浩大,聰明點的小山寨早就望風而逃避開朝廷大軍的鋒芒。但任何時代都不卻頭鐵的憨憨,他們還真遇到幾個五七百人就敢硬剛的山賊。
不得不說李志確實有兩下子,朝廷駐扎在沂州的三千禁軍也不是白給的。至少在人數和裝備都碾壓的情況下,作戰還是非常勇猛的,很多時候一個沖鋒就打垮了那些山賊。
當然了這種放在眼前的功勞李志是不會讓給別人的,因此頭幾仗占據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像杜昱這種鄉兵或者下面縣城的軍隊基本上沒有發揮的空間。
這些人也心知肚明,都知道李志是在撈戰功。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們也沒什么辦法讓頂頭上司分潤功績。
杜昱倒是不在乎這些,他帶著手下的兄弟在一邊無所事事,正好借此機會觀察一番大宋朝廷軍隊是如何行軍打仗的。
幾次戰斗下來,他覺得大宋朝廷的軍隊還有些可取之處,打仗時的陣列有點東西,各兵種之間的配合也有,只不過這些禁軍還是缺乏訓練,交手的時候多少有些混亂,而且李志指揮也有問題,就是不知變通,不管面對的什么對手他就只會一個陣型往前推進。
不過由于對手實力有限,打到現在他們還真未吃過什么大虧,雖說也有一些損失,不過比起戰功來也算不得什么。
但他并未放松警惕,知道李志他們只是在撈取眼前看得見的功勞,等遇到真正有實力的山寨大概率還是要拿他們當炮灰。
不想給人當炮灰,那就要弄死李志,這幾天杜昱也一直在想辦法。
想在萬軍從中斬首一方主帥還真沒那么容易,以他的身份倒是能夠接近李志,也可以在近距離突然出手用手槍擊斃對手,只不過后果就是連帶柳莊的那些人都要上山落草,不但有違初衷而且也不一定能保證全身而退,畢竟在冷兵器時代,那個帶兵的人沒幾個心腹。
杜昱絞盡腦汁也沒想到一個萬全的對策,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坑死己方主將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就在他感覺為難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機會就這樣悄然降臨了。
李志帶領這近萬人的隊伍一路掃蕩大小山寨,看似風光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吸引了一支強大勢力的注意。
這個勢力就是不久前為救小旋風柴進而打破高唐州的登云山,宋江在打破州府之后就預感到朝廷會派下大軍清繳登云山。
他和手下那幫忠實小弟等了很久,朝廷大軍沒見到卻聽到沂州那邊有支萬人大軍正在四處掃蕩,雖說目標不一定是登云山,但這支隊伍的存在始終都有一定的威脅。
不管是他們與朝廷派來的大軍合為一處,還是分頭行動,哪怕僅僅是在朝廷大軍來時駐扎在登云山附近都會造成極大的麻煩。
宋江和晁蓋以及吳用一商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著朝廷大軍來之前消滅這支部隊以防后患。
當然了其中還有不小的原因是宋江饞李志這支軍隊的裝備,要知道登云山可不是有杜昱靠外掛物資的梁山泊,他們所有的物資基本上只靠一個‘搶’字。
打破高唐州讓他們收獲不小,不過這些物資多是在糧草和金錢方面,高唐州不是邊塞武庫之中的武器存量不多,盔甲也少之又少,是以現在的登云山中還有不少嘍啰兵拿著竹竿木棍去打仗。
這種情況下宋江怎么會對李志那將近萬人規模的裝備不眼饞,而且在他看來現在登云山勢力強勁,對付沂州這支軍隊不在話下。
若是攻城戰對付這一萬人確實有難度,但在野外的話,朝廷的禁軍什么成色宋江早就見識過了。
晁蓋在登云山召集兄弟商議如何對付李志,很快他們便定下計策,帶著山寨上的嘍啰兵向沂州方向進軍。
李志還不知道大禍臨頭,小舅子這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