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親率沂州軍在陳禮面前上演了一場大戲。
經過‘艱苦’的戰斗,終于將這位知府大人的家眷救下,同也也斬殺了不少‘匪徒’。
因為阮小五等人的騷操作,陳禮并不知道神算子蔣敬的先鋒軍殺的都是原本的陳府家丁。其實也不奇怪,特畢竟是個文官,殺人的事情又不是什么好事,那些蓬頭垢面的賊人究竟是誰他又怎么會在乎。
其實不要說他,就是與那些家丁相熟的陳府大管家都沒往這方面想。要知道他們來剿匪之前還特意去出事的地點看過,幾天過去那里還滿是家丁的尸體無人收拾。
大管家至今難忘那血腥的場面,以至于這次上山剿匪這老貨緊緊的跟在陳禮的身后比慫的還慫,那還有心思關注一群死人。
當然了,杜昱一見就知道不是梁山泊的兄弟,連忙打掩護,粗略統計了一下斬殺的人數之后上報知府大人,隨后就以怕引起瘟疫為由,將那些尸體扔到廢棄的山寨之中一把火燒掉。
處理完這些小細節,杜昱這才帶著大軍護送陳禮及其家眷返回沂州城。
先說陳禮,這位知府大人帶著家眷回到陳府之后詳細詢問夫人鄭氏,想了解她們在賊窩的事情。
鄭氏哭哭啼啼,向他敘述事情的經過,以及在山上的遭遇。從夫人口中陳禮得知她們并未遭人羞辱。
而那些賊人劫掠陳府的車隊純屬是一個意外事件,綁架她們并未動手也是為了要從他的手中勒索更多的金錢。
陳禮關心的夫人和女兒的貞潔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只是這貨依舊感覺心在滴血,辛苦大半生,處心積慮的搜刮錢財,沒想到一朝不慎全做了別人的嫁衣。
這貨十分后悔,恨自己當初沒有讓‘杜離’這位兵馬統制帶人護送,而是相信了什么衙門的都頭。
不過現在說什么也晚了,沂州的大軍給他追回來的財物并不多,除了一點賊人逃跑時散落的銀錠子,就只有當初收受杜昱的那兩件寶貝了。
其中水晶球倒是完好無損,可那面寶鏡尋回來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兩條裂痕,雖說依舊價是件寶貝,可卻也丟了大半的價值,他的損失連一小半都沒搶回來。
不過陳禮也知道,這件事不能說沂州的軍隊無能,怪自家人時運不濟,只能忍氣吞聲先咽下這口窩囊氣。
讓杜昱在沂州境內發下海捕公文,懸賞追緝那些匪徒。當然最終結果如何也只能說盡人事聽天命了。
陳禮還在心疼財產的損失,鄭氏卻提到了一個更讓他難堪的事情,那就是女兒陳荷。
現在大宋的風氣還是比較開放的,‘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思想還在角落里無人問津,也沒有給婦女套上非常沉重的封建枷鎖。
但是,白琦英雄救美那一幕還是會讓陳荷背上巨大的輿論壓力。有幾千雙眼睛看見白琦抱著陳荷,即便兩人之間清清白白也是好說不好聽的事情。
更何況,鄭氏發現自從女兒回來之后就躲在閨房之中哭泣,誰去叫門也不理,顯然心理出了問題。
陳禮聽到鄭氏提及女兒,心里又是一陣滴血,女兒自幼就聰慧漂亮,他還指望給其找個好人家強強聯合,對他的官場之路能有一個助力。現在官家的幾位皇子也在適婚的年齡,女兒尚未婚配還有一點攀龍附鳳的可能。
現在可好,被土匪劫掠一回又被白琦當中一抱,什么美夢也別做了。這回愁的該是女兒怎么嫁人了。
陳禮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還是決定招贅白琦,只要女兒愿意的話。
鄭氏心疼女兒,但也是也知道什么叫人言可畏,相公做的決定雖然有些委屈女兒,但總比被人在背后指指點點要強出不少。
兩人一合計,基本定下了陳荷的終身大事。剩下的就勸女兒面對現實接受這樣的安排了。
經過兩人的一番苦勸,陳荷終于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