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地圖再結合當前形勢覺得有些撓頭,原本的計劃是坐看田虎和柴進起兵反宋,他在一邊觀察形勢,然后伺機而動,在有利的時機選擇介入戰爭舉起大旗。
現在韓伯龍要在灤州起兵的話,他就要和柴進走相反的路線,柴進是從東向西南打,意圖和田虎的地盤連成一片形成犄角之勢,而他要是想做大和遼國境內的玄法道教徒匯合的話就要向北打開通路。
這樣的話他就要直面河間府的宋軍,那可也是一快難啃的骨頭,主要的是那里駐扎的是大宋的邊軍,相比沂州和濟州的軍兵來說戰斗力肯定要強出不少。
可如果放任不管只在海上物資支援的話,遼國境內的那些人似乎又很難支撐,一旦被人迅速的剿滅的話他就白費力氣。
杜昱權衡片刻,決得自己不該動搖思想,既然不想見到靖康之恥再度發生,那就要狠一些。
干脆將計劃提前,調梁山泊的主力來滄州集結,就從滄州開始沿著海岸線向北進攻。
很快他就在心中打下腹稿,有了大致的計劃。
在河北兩路舉旗造反,他并不十分擔憂,現在陳達、魯達、楊春、崔埜幾人的部隊合在一起有將近五萬人,再加上滄州海邊秘密基地那里的欒廷玉和唐斌帶來的八千人,把駐守那里的嘍啰兵算上湊個六萬人不在話下。
要知道這可都是經過一定軍事訓練的兵丁,不是那些拿起武器湊數的農夫能比的。
杜昱相信手下的這些精銳戰斗力不遜于大宋邊軍,至于能不能打過遼國的契丹人他也沒有把握,不過信心還是有的,再怎么說他在物資供應上有巨大的優勢。
考慮完自己這邊的事情,他又開始考慮韓伯龍那邊,支持他起兵可以,但最主要的是玄法道始終都要在他的掌控之下才行。
因此,他便想到派幾名兄弟過去給韓伯龍‘幫忙’,而且改革過后的玄法道組織形式也要套用到遼國那邊的教會之中,這就需要派出一批可靠的人手進行改造。
人選問題倒不是很難,現在梁山泊那邊無事可以抽調幾名兄弟過來忙。
很快,他就做好了全面的計劃,盡管是臨時起意有些粗糙,但他覺得該考慮的重點問題都考慮到了,至于以后的事情完全可以根據局勢的發展來進行調整。
經過一天時間的反復思考,杜昱終于做出了抉擇,這才喊來韓伯龍商議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