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當真是潑天幸事。
杜昱并不知道許貫忠的心里活動,在山寨時從來沒有將所有嘍啰兵都集中到一起過,壯觀的場面他也是第一次見,其實就是這貨自己面對連綿的大營心情也非常激動。
在楊春的帶領下,他們很快就來到了中軍大帳,這是幾位兄弟特意為杜昱留的辦公地。
聽說大哥來到軍營之中,幾位兄弟立刻放下手頭上的事情,跑來拜見杜昱。
一番寒暄之后,杜昱向眾人介紹起許貫忠,將他夸得天上有地上無,實際上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位高人是不是真的如同小說描寫的那樣的厲害。
當然,許貫忠文韜武略精通各國語言,并且在軍事理論上很有一套想法,這都是他們在交流之中驗證過的事情。
這些老兄弟都是江湖中人,還真沒聽過許貫忠的名號,不過得知他是河北三絕玉麒麟盧俊義的好友之后也給了足夠的尊重。
山寨的這些兄弟都是粗人,沒有朝廷禁軍之中那些勾心斗角的勾當,一場酒宴下來他們就接受了許貫忠的加入。
第二天,杜昱這才開始著手辦理正事,統計軍營中各位兄弟所率領的兵力,以及兵種類型的構成。
現在大營之中有騎兵兩千,除了林沖從梁山泊中帶來一千之外,剩下的人就是各位兄弟手下湊出來的人數,梁山泊那邊還不能扔,所以還是留了一千騎軍給朱武使喚,騎軍不多實在是沒辦法的事情也不能強求。
步軍這邊,刀盾兵的數量是一萬八千人左右,長槍兵是兩萬人左右,還有一萬五千人左右的弓箭手,還有就是素質一般的輔兵和預備隊將近兩萬三千人左右。剩下的一千五百多人,干脆就是燒火做飯搬搬抬抬的后勤隊伍了。
兵種的構成就這樣,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合理的。
不過兵丁的訓練程度不同,素質和戰斗力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最精銳的肯定是楊春、崔埜、林沖、唐斌等人從梁山泊帶過來的山寨老人。
陳達和魯達在整個河北兩路附近的小山寨收的兵丁相對來說差一些,畢竟雙方接受訓練的時間不同。
這樣的話就要進行一番調整,不能讓他們混在一起,拉低精銳部隊的戰斗力。
重新調整兄弟們在軍中的位置并不困難,現在讓杜昱頭疼的是給許貫忠一個什么職位才好,給的低了恐怕冷落他的心,給的高了又恐怕老兄弟們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