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在滄州府衙聽程雷和谷林講述大會細節。對兩位小弟的小弟交出來的答卷,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畢竟這些規矩都是他臨時想出來的,根本就沒有經過太細致的思考,不過是將能夠借鑒的東西東拼西湊,湊出來的新政當中肯定有不足和。
不過現在并不是他大業有成坐了江山需要治理的時候,能夠在短時間內制定一個穩定占領區形勢的規則暫時用用就算可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在這種是精力牽扯不過來情況下,他并沒有學現代時空華國的路線去分田地,而是選擇硬性減租和攤丁入畝這種方式減少百姓的負擔,變相提高福利。
他倒不擔心捐稅收的多少,在剿滅那些豪強劣紳的過程中,楊春和崔埜可是搜出不少財富,除了金子、玉石和藝術品被他收到背包空間之中外,那些銀子和銅錢都被充為軍用,當然也分出一部分留給滄州的新府衙。
短時間內,程雷和谷林可以大展拳腳不用擔心財政方面的問題。
其實還有一點就是將滄州城那些被殺大戶的田地充公租給佃戶種植,可以自力更生解決大軍的軍糧問題。
隨著義軍規模的逐漸擴大,不可能一直讓他在現代時空收糧搬運給大軍使用,那樣的話他也不用做別的事情了。
隨著審判大會的結束,程雷在谷林的大軍的支持下開始強力推行新政。
為了表示誠意,杜昱還特意派人去了孫家一趟將滄州府庫中收集的那些破爛都交給他們,讓孫家的鐵匠鋪修理這些兵刃。
當然了還包括了定制軍服鞋子等一系列的生意,兌現了當初對那些投誠家族的承諾,補回了那些人的損失,也算是一種雙贏吧。
做完這些事情之后,杜昱就完全放權把滄州城交給了程雷和谷林,自己則帶著主力部隊撤出了州城回到大營之中整頓兵馬。
許貫忠那邊的消息早就傳了過來,果然不出他所料,這位水滸傳小說當中的奇才一般的人物沒有讓他失望。
他讓魯達和唐斌率領步軍繞路設伏,悄無聲息的將靜塞軍圍個結實。隨后又趁著深夜親自出馬和林沖率領兩千騎兵突襲大營。
靜塞軍承平日久,在加上朝廷不怎么重視,早就失去了往日的榮光,如今的軍紀相當懈怠,被人包圍也一無所知。
梁山軍的突襲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讓許貫忠和林沖驚訝的是,曾經威名赫赫的靜塞軍居然連點像樣的反擊都做不出來,很多人尚在睡夢之中就成了俘虜。
偶爾有幾個精明的逃了出去也被魯達和唐斌一一攔下,倒是打的靜塞軍全軍覆沒。連一個跑出去的人都沒有。
就這樣在僅僅損失三十多人的情況下就將這支騎軍拿下,占據了他們的大營。
待到魯達和唐斌帶著俘虜與許貫忠林沖匯合的時候,幾人互望都不怎么敢相信眼前的現實,傳說中的強軍居然如此不堪一擊。
直到這時,許貫忠才意識到當初杜昱和他說的金兵南下的后果是多么嚴重,如果大宋的強軍都是如此水平,又用什么抵擋如狼似虎的金人呢。
想到這些,他對起義大業更加認同,是啊,姓趙的不行那就換人來當皇帝,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庇護不了天下黎民還不如脫袍讓位給有德之士。
不過許貫忠并沒有時間感慨,他知道為了布置包圍圈耽擱了不少時間,現在的進度肯定落后于第一路大軍。
于是他立刻開始著手打掃戰場,處理靜塞軍的那些俘虜和大營之中的各種物資。
經過檢查,許貫忠和林沖統計出能夠上戰場繼續使用的軍馬數量也就在三千左右,而且這些馬匹還未釘上馬蹄鐵,需要經過處理之后才符合梁山軍的標準。能重新投入使用還需要一定是時間進行調整。
其實并不奇怪,軍隊中大規模使用馬蹄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