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
杜昱不由得哂笑,看來柴進還真把他當初打的嘴炮當了真,這顯然是把家底全都壓了上去,和水滸傳小說當中那個小旋風從命運到性格全都顛覆了。
想想還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看來這個前朝皇族打心眼里就想著復國,只不過小說當中的大宋沒這么亂,柴進看不到機會當然就想著茍命。
通讀小說,水滸傳中柴進還真不是廢物,梁山受招安后,柴進隨宋江南征北戰,頗有戰功。征討遼國時,柴進輔佐趙安撫,留守檀州。后擔任關勝的副將,攻破土星陣。
征討田虎時,柴進與李應一同鎮守陵川縣。
征討王慶時,柴進護送糧草到前線,途中在龍門山遇敵,便趁機以火炮伏擊,擊殺淮西大將縻貹。
征討方臘時,柴進化名柯引,與燕青潛入江南臥底,得到方臘的賞識,被任命為中書侍郎。方臘后又將女兒金芝公主嫁給柴進為妻,封為主爵都尉,常召他商議軍情重事。清溪之戰時,柴進臨陣倒戈,和燕青斬殺方杰,引宋軍攻入幫源洞。
平定方臘后,柴進回京受封被授為武節將軍、橫海軍滄州都統制。但他因曾為方臘駙馬,擔心日后奸臣會以此讒害,便以患有風疾為由納還官誥復回滄州為民,最后無疾而終。
相比梁山泊中那些江湖漢子,柴進這貨玩了一大圈還能落得一個善終,足以說明這位后周皇族是很有能力之人。
或許當初忽悠他有天命在身給了柴進一個下定決心的借口,再加上大宋江山確實被宋徽宗趙佶禍害的動蕩不堪,所以他才不惜壓上全部身家妄圖恢復祖上榮光。
之前他化名郭圖舉旗反宋,繞過滄州后連下十幾座縣城,將勢力拓展到田虎的邊上,如今又裹挾十幾萬人去攻打河間府,實力膨脹得相當快。
不過杜昱并不認為他能攻陷河間府,不管怎么說河間府的屬地都是宋遼邊境,駐扎的官軍不在少數,雖然人數比不上郭圖的大軍,但這些人終究不像廂軍那樣不堪一戰。
正規軍打雜牌軍,這波他站大宋朝廷。
其實不管最后結果如何,都不影響杜昱的計劃,梁山軍要想打通去往遼國析津府的路,河間府的守軍是無論如何也要解決的隱患。
現在郭圖和他們作戰,他與許貫忠正好趁此機會占便宜。
想到此處,杜昱也不再感慨,出了柴進的破敗莊園回到大軍之中,催動梁山軍加快行進速度向河間府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