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塔律是涿州守將,大石林牙可以去幽州他卻不能無故棄城,不過在心中也有了預期,趁此機會向其提出要把家人轉移到幽州城中。
耶律大石滿口答應,在涿州住了不到三天便再次上路趕奔幽州城。
回頭再說許貫忠,大軍休整完畢他立刻率軍撲向岐溝關。
經過兩天的趕路來到岐溝關城下,卻發現城頭之上連個人影都沒有。
魯達率領手下直接發動攻擊,到了跟前才知道并不是敵人的陰謀詭計,城關之中確實沒人把守。
只不過等他們沖到岐溝關之中才發現,遼國的軍營已經變成一片焦土,甚至有些地方仍在散發著余熱。
花和尚不甘心在城中到處查找期待能有所收獲,可惜耶律大石確實是個狠人,一點物資都沒給他們留下來,幾萬石的糧食都被一把火燒成了焦炭。
許貫忠心里也不好受,這些糧食不說軍中急需,便是分發給百姓又能養活多少人。對自己相對保守的策略也感到些許遺憾。
兵不血刃拿下岐溝關,他再次將大軍停留下來,這里距離涿州城已經非常接近,他要做好完全準備再發動攻擊。
既然大帥的飛虎軍那里進展順利,他確實應該按照密令中的建議,以穩為主牽制遼國朝廷的注意力來給友軍創造機會。
許貫忠將大軍駐扎在岐溝關之中,安定之后立刻撒出去大量的探馬,偵查周邊的地形地貌。雖說他有個別稱叫‘活地圖’,但那是對大宋境內的了解。
遼國這邊的風土人情和地理,他僅僅是在書本和地圖上做過研究,與實地還有些許差異,并不能夠完全照搬。
當然,偵查地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那個讓他覺得頭疼的后勤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如今李應和杜興的補給運送到了莫州,距離岐溝關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盡管現在手中糧草不缺,但他還是決定等一等,至少也要保證后勤補給路線的安全才能再次向前推進。
而且他還有個想法要和李應見面之后再做商議,瓦橋關城外的軍營之中關押著兩萬多俘虜,怨軍中的有些漢人倒是可以收降,不過那些契丹人卻很難處理。
留在軍中徒增消耗不說,還是一股不安定的因素。所以他打算讓李應將這些降兵壓回河間府去做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