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首先面對的就是已經占據半個燕云的梁軍。
如此,在面對壓力之下,梁軍應該不會選擇兩線作戰,這樣他們就有了斡旋的空間。
耶律淳越是分析就越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贏得一絲喘息時間對遼國上下太重要了。
巨大的壓力之下,他很快就做出決斷,當即派出一支小隊出使居庸關要面見梁軍的首領。
杜昱坐鎮軍中,仍在苦惱接下的行軍路線,他倒是想一口氣吞下燕云,可并不太現實。
別看遼國日薄西山,可俗話說的好破船尚有三千釘,再落魄也是一個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國家,底蘊還是有一些的。
而且在現代時空那條時間線的真實歷史上,即便金國攻破了遼國的都城,天祚帝耶律延禧更是四處流亡,但直到四年后遼國才徹底消失,只有耶律大石逃到西域建立了西遼。
雖說梁山軍暫時取得的戰果非常輝煌,但是占領區內的問題也不少,現在還不算特別安定。
杜昱忽然有點猶豫,是不是要暫緩一下腳步,停下來鞏固勝利成果。
最主要的是,按照真實歷史發展,宋徽宗趙佶應該是讓童貫調集西軍準備收復燕云的時候。
如此一來,河間府那邊豈不是要面對巨大壓力。
不過此時遼國虛弱,也的確是一個攻城略地的良機,失去了也比較可惜。
正在他猶豫的時候,忽然聽到手下來報,說有遼國使者求見。
杜昱一愣,不明白耶律淳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不過,他還是決定見一見使者。
楊春等人做好安排,杜昱就在居庸關的軍營中接見使者。
一開始,遼國的使者就獻上一份禮物示好。
客套一番之后,他們直接表明來意,想要與梁軍停戰。
在不斷為梁山軍分析局勢的同時,提出了耶律淳的訴求。
杜昱覺得倒是有點意思,遼國官方承認燕云東部歸屬于他,再用幽州和涿州的地盤換取守軍的安全撤出。
乍一聽遼國沒什么損失,可實際上這個官方聲明就等于把燕云東部的遼國人賣了。
對他在占領區建立統制還是有非常大的好處的。
杜昱非但沒有立刻答應下來,反而當場表示不愿接受,還要率領大軍繼續進攻。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他并沒有把遼國使者趕走,而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著。
能坐上一國高位的都是人精,那位使者也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他的意思,之所以說的那么堅決無非就是遼國這邊給的籌碼不夠。
遼國使者并不在乎杜昱是否會獅子大張口,只要能坐下來談判那就有商量的余地。
于是,他決定明日再去求見梁軍頭領,探探對方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