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就趕到涿州城下扎下連營。許貫忠命大軍休整兩日,然后便打算一舉攻破涿州。
就在這個時候,大帥的信使趕到了豹滔軍的大營之中,捎來停戰的消息和杜昱的一封密信,許貫忠讀后才知道,大帥那邊連下數城已經逼得耶律淳放棄南京府城的老巢和幽州、涿州二城。
擔心手下不理解,他還特意在信中詳細解釋了做出停戰決定的原因和理由。現在杜昱要求許貫忠做好萬全準備,平穩接手涿州和幽州兩城。
許貫忠對此倒沒有什么反感,豹滔軍不像飛虎軍,他們受困于后勤補給,是一步一個腳印打過來的,在前方攻擊敵軍的同時還要派出部隊反復在路上清理騷擾的契丹人面對的困難要多得多,能夠兵不血刃拿下涿州和幽州再好不過。
不過他的作戰風格就是四平八穩,對待接受涿州城這件事上也是如此,經過反復思考之后,他將林沖、魯達、解珍、解寶一一派了出去,做出各種后手的安排,將可能遇到的情況都考慮周詳,這才派人去涿州城聯系守城的遼國將領。
涿州城中的蕭塔律得到耶律淳的命令之后松了一口氣,梁山軍兵臨城下,他站在城樓上觀察發現耶律大石所說不假,梁山軍確實有七八萬人之多。
人數上涿州城的守軍就無法與對手相比,更何況對手還有詭異的手段攻城。對于守住涿州他一點信心也沒有,甚至早早的將家人送到了幽州。
關鍵時刻沒想到燕王耶律淳竟然與梁山軍達成了停戰協議,這對他來說簡直不要太好。有了臺階可下那還不趕緊抓住機會。
很快,他就接待了許貫忠派來的使者,雙方商議撤軍的細節。大的方向已然定下,細節上蕭塔律也不想過多計較,他正想早點離開是非之地,逃到相對安全的地方。
五天之后,蕭塔律便帶著涿州城的守軍載著糧草輜重出城上路向西進發,跟隨他們走的還有不少涿州的百姓,不過大多數都是契丹貴族和一些漢人的富戶。
其實在戰爭中受到傷害最深的還是百姓,無論是那個朝代,軍隊一旦戰敗普通百姓連逃跑的資本都沒有。
沒錢沒糧,就算你能逃到安全的地方又能怎樣,還不是沒有立足之地,與其瞎折騰還不如原地等候命運的裁決。
涿州城的百姓就是帶著這樣的心理看待陸續進城的梁山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