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對其奈何不得,幾上幾下的經歷恰恰說明,他從未將張家排除核心權利圈。
雖然對張叔夜不甚喜歡,但趙佶也明白這種局面下最靠譜的還是汴梁城之中的老牌貴族。
于是他頒下一道圣旨,加封張叔夜為徽猷閣直學士,任濟州知府有權組調動周邊禁軍征討登云山的賊人。
這道與歷史上有些相似卻又大為不同的圣旨頒發到張叔夜的手中,他立刻就開始琢磨如何對付登云山的宋江等人。
想要對付敵人就要從了解敵人開始,張叔夜一邊整頓濟州的軍務一邊四處打探賊人的消息。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張叔夜閱讀匯總上來的情報不由得倒吸冷氣。他那曾想到登云山的賊人竟有十數萬之眾。
也難怪官家會允許他調動周邊州府的部分兵丁以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可現實情況擺在面前,哪怕他調動濟、兗、沂、徐四州的兵力也很難湊出一支能與其抗衡的大軍,這樣一來就要從其他方面入手。
張叔夜一下子想到了鄉兵,考慮到鄉兵成分單純又比較團結,戰斗作風比起混吃等死的州府守軍要好,他便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張伯奮與張仲熊嚴加訓練備戰登云山。
做好自身的同時,他當然要借調周邊守軍,將力量集中起來才能對付眼下的情況。
于是,張叔夜便以圣上旨意為由征調兗、沂、徐等三州的守軍,當然他只有權利調動一部分。
沂州知府陳禮接到旨意之后頭疼不已,沂州軍營之中本就只有六千人,張叔夜一下調走三千軍隊讓他如何守城。
更鬧心的是,兵馬統制‘杜離’又不知所蹤,他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但有官家的意思在,他又不敢不尊,只能一邊準備大軍出征所需的糧草,一邊催促神算子蔣敬,讓他盡管把消息告知杜昱。
蔣敬知道不是小事那敢耽擱,他連忙派人把消息傳到歐鵬和扈成等人手中,希望自家將軍能在他們那里得到消息。
說來也巧,剛好杜昱把蕭嘉穗的事辦完,回到柳莊之中巡查水軍的情況。
得知這個消息,杜昱有點哭笑不得,這件事他還真要親自跑一趟,不管怎么說張叔夜都是張盈的父親,便宜岳父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況且戰場上刀劍無眼,登云山如今也算人才濟濟,朝廷官軍什么德行他可是一清二楚,無論如何也要保證便宜岳父的生命安全。
這灘渾水他不趟也得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