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杜昱早早起床傳送到沂州軍的大營之中。
歐鵬和呂方早就知道將軍的神異之處,對他神出鬼沒的行蹤并不奇怪。
杜昱將二人召至中軍大帳詢問一番,得知張叔夜仍在積極練兵等待其余三州的兵馬。
考慮到磨合的問題,他覺得最近一段時間都不會有戰事,于是在將沂州軍交給二人之后,他選擇開溜去辦自己的正事。
打發走歐鵬和呂方,杜昱直接打開傳送門,傳送到燕都的王府之中。
來到書房,他立刻召見聞煥章對他說起欲將梁山泊的家眷遷移到燕都的事情。
聞煥章對此事大力支持,在他看來燕都城內除了大梁的軍隊都是遼國的舊民,即便支持大梁在忠誠度上也要打一個折扣。
此前他就通過情報部與云鵬等玄法道高層溝通過,讓他們在大宋境內召集沒有恒產的百姓遷移到燕都填充人口,改變大梁京都的人口構成。
聞煥章并不狹隘,作為大宋的文人收復燕云一直是這些主戰派的夢想,在他一直以為遼國的漢人與大宋的漢人并無區別。
可現實就是現實,兩者同源不假卻并不是一回事。在燕都推行新政的時候眾多下屬向他反映,燕都的漢民在做事的時候依舊習慣遼國的舊歷,對大宋的法律并不認可。
這讓聞煥章心生警惕,覺得盡管燕都的百姓對大梁表現出支持的態度,但心中卻并未忘記統制他們一百五十多年的舊主。
杜昱提議將梁山泊的家眷遷移到燕都可謂正中下懷,他立刻就表示會將燕都城中原遼國官員聚居的地方劃成一片用來安置他們。
并且在燕都的‘公田’里劃撥出一部分專用,幫助這些人在此地扎根落戶。
對他的提議杜昱很是贊同,那些追隨他多年的老兄弟配的上這個待遇。
實際上如果不是處在隨時爆發戰爭的邊緣,他早就為手下的兄弟分田,鼓勵他們成家立業了。
杜昱非常高興,看來當初費盡周折將聞煥章救到山寨是對的,轉換思想不再冀望大宋的他果然盡心盡力為大梁辦事。
有了他這樣的人,大梁的前途一片光明。
兩人在一起商議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從每家每戶按照地位貢獻分的房屋到田地,都制定了一個相對公平的制度。
聞煥章自打來到梁山后對這種辦事方式就非常贊同,教條一些并不可怕,依靠人情道德維持秩序更加恐怖。
杜昱將燕都的事情完全交給聞煥章,自己則傳送到馬頭山山寨之中。
那里距離大名府比較近,他要去看一看史進,順便在那里安置最后一個時空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