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少數(shù)幾個散漫慣了的人也沒有什么意見,其實大家都明白擺在他們眼前的路并不多,要么招安要么與朝廷對抗到底。
若是與朝廷抗衡勢必會陷入到戰(zhàn)爭的泥沼之中,別看現(xiàn)在山寨上糧草豐盈,但十多萬人的消耗每一天都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就憑他們只破壞不生產(chǎn)的特性無法長期保持這樣的狀態(tài)。
一旦山寨的戰(zhàn)力下降面對的后果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登云山也不是天下無敵,兵馬一出無人敢攖其鋒,前有沂州之?dāng)。笥性^市的暗虧。
這些例子足以說明朝廷當(dāng)中不乏能戰(zhàn)敢戰(zhàn)之人,真說長期對抗下去沒有任何一人有這個信心。
如果真能像大哥宋江所說被朝廷招安,到官府做一做老爺那可是極好的。哪怕官職不大也能領(lǐng)到不菲的俸祿,而且地位高人一等。
宋江的忠實小弟自然支持大哥的決定,那些原本就從官軍之中投奔而來的人更不會反對,盧俊義和燕青就是兩個局外人無所謂支持還是反對,而劉唐等人即便想反對也發(fā)不出多大的聲音。
因此宋江提出招安的時候幾乎沒有人反對,李逵也沒說出那句著名的‘招安、招安、招甚鳥安。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里快活。’。
對此宋江還是非常開心的,山寨上下沒有反對聲音能按照他的預(yù)想行事,比之前總是被晁蓋處處掣肘強出萬倍。
就這樣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登云山的眾人決定追隨孝義黑三郎投靠朝廷混一個出身。
宋江和吳用更是每天都在期盼杜昱早日到來,將朝廷的旨意送到山寨中來。
登云山上下在期盼招安,張叔夜也沒閑著,他不但要考慮如何安置宋江等人,還要部署下一步計劃。他打算在招安之后就向朝廷上書,請求官家允許自己帶兵去剿滅王慶和田虎等人。
當(dāng)然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在圣旨允許的范圍內(nèi),盡可能的提高宋江等人的地位和待遇,要想讓馬兒跑就要喂馬兒吃草,自古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張叔夜就這樣一邊策劃著招安的細(xì)節(jié),一邊考慮今后的計劃。
倒是杜昱一身輕松,白天在沂州軍的大營刷刷臉,晚上則回到燕都去和張盈過二人世界,都快將現(xiàn)代時空的那些人和事忘到腦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