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費勁心機又是嘴炮,又是展示實力,還打一手感情牌這才將盧俊義拉到大梁的陣營中來。
在去了一趟大名府之后,盧俊義徹底拜服于他的手段,下定決心要在大梁做出一番事業(yè),一邊衣錦還鄉(xiāng)重修祠堂。
他們現(xiàn)在的身份終究是官軍,也就沒在燕都多待,很快就傳送回蕩寇軍的中軍大帳之中。又有誰能想得到,三人跨越千里來一場北地一日游呢。
第二天,杜昱在蕩寇軍的大營之中擂鼓聚將,準備重組蕩寇軍的隊伍。
除了張伯奮和張仲熊之外,歐鵬、呂方、秦正、董金、盧俊義、燕青、劉唐、鄧飛、郭盛、鄒淵、鄒潤、白勝等人都來到大帳之中聚集。
“今日召集諸位只有一個議題,那就是重組蕩寇軍。張大人早就下令篩選青壯重組隊伍,也給了本官特權(quán)。不過人無頭不行,鳥無翅不騰。沒有一個好的上司是統(tǒng)領(lǐng)不好軍隊的,因此本官要重新調(diào)配爾等的職權(quán)。”杜昱說道。
秦正和董金一臉的羨慕嫉妒恨,同樣是兵馬統(tǒng)制就因為杜昱打了一場勝仗,張大人就將其擢升一級成了他們的頂頭上司,服氣是不可能服氣的,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們也不敢瞎出頭。
“蕩寇軍的兵力配置遠超禁軍,因此本官決定將大軍分為兩廂,再依照軍制調(diào)配職權(quán)?!倍抨爬^續(xù)說道。
他可沒有征求屬下意見的意思,有張叔夜授權(quán),這一部分蕩寇軍由著他折騰。
“第一廂為忠字軍,張伯奮將軍與張仲熊將軍為正副廂都指揮使,麾下十軍的軍都指揮使由秦正、董金、鄭貫、石胤、李農(nóng)……等人擔任。第二廂為勇字軍,由本官和盧俊義將軍為正副廂都指揮使,麾下十軍的軍都指揮使由呂方、歐鵬、劉唐、郭盛、鄧飛、鄒淵、鄒潤擔任?!倍抨爬事曊f到,語氣更是不容人質(zhì)疑。
“另外行軍打仗需要探查消息傳遞軍令,本官要新建一支偵查部隊,人數(shù)定在一軍。斥候軍的軍都指揮使由燕青擔任。不知爾等可有異議?!倍抨艈柕?。
秦正和董金那個氣呀,沒想到轉(zhuǎn)了一圈合著就他們兩個原地不動,反倒是劉唐和郭盛等人升了一級和他們平起平坐了。
秦正本想開口說些什么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想想廂都指揮使的位子他們還真爭不過別人,忠字軍的統(tǒng)帥是兩位小張公子他們哪有膽子敢惹,那可是張叔夜的親兒子。
勇字軍就更不用說了,杜昱兼任指揮使,剛剛招安的登云山二當家盧俊義也才得到一個副指揮使,他們寸功未立就搞了一趟武裝旅游還真沒法爭。
其實杜昱重新調(diào)配以后,呂方和歐鵬相當于原地未動,秦正和董金實際上降了半級。而劉唐等人的地位則提升了不少,當然里面還夾雜不少私貨,除了塞進去幾名濟州城原本的軍官之外,他還在沂州軍之中提拔了幾名屬下。
他知道秦正和董金肯定會有所不滿,但這份名單即便報到張叔夜那里也改變不了什么,重新編練蕩寇軍本就是張大人的意思,即便是他也不可能讓一個人統(tǒng)領(lǐng)雙倍的兵力分成兩廂勢在必行,那多出來的官職只能內(nèi)部挖掘,用自己填坑無可厚非。
調(diào)整完蕩寇軍的高層職權(quán),接下來就是營級軍官和都級軍官了,在這方面杜昱稍微放寬了權(quán)限,在提拔了一批營官之后,將都級的底層軍官任命權(quán)交給了各個軍都指揮使,也算給他們一點好處。
至此,杜昱將蕩寇軍的指揮系統(tǒng)重新梳理完畢,完成了大宋禁軍化改制。他將會議的結(jié)果整理成文字,上報到張叔夜的手中。
張叔夜忙于籌備軍餉和糧草等物資,粗略的看了看又從兒子那里了解一番詳情,便蓋章定論決定使用杜昱的方案。
最高長官同意,蕩寇軍的重組立刻進入了快車道。
很快,在盧俊義等人的努力下,登云山的這些嘍啰兵又進行了一次篩選,素質(zhì)好一點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