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在處理完新州的事宜之后,準備再次開拔,這次的目標是西邊的蔚州而不是北邊的武州。
大軍準備停當達到隨時可以出發的狀態,但他并沒有立刻下令,而是在等待武州那邊的消息,這決定了飛虎軍的走向問題。
欒廷玉和孫立沒有讓他等待太久,只三天的功夫便有急報傳來證實了韓相的說法,原來武州的情況與新州相差無幾同樣是守軍被調走。
而且讓他們有些無語的是,大軍在武州的待遇也差不多,大軍一到就有當地的豪強大族獻上城池,率領百姓投靠大梁。
連續兩個州府兵不血刃的拿下,杜昱覺得耶律淳倒是個狠人還真豁得出去,偌大個軍州說不要就不要了。
不過轉念一想倒了正常,遼國真正的高層還是那些契丹貴族,之所以給漢人地位不過是為了拉攏他們罷了,到什么時候都不可能當做自己人來看待。而燕云之地本就是漢人舊地,真到了危難時刻不犧牲它們犧牲誰呢。
面對這個好消息,杜昱非常冷靜,他派出之前選好的官員帶著五千輔兵去武州替換欒廷玉和孫立,讓他們回到大軍之中一起行動。
倒不是他保守不敢分兵利用騎兵在野外的機動性做文章,而是天氣炎熱實在不是行軍打仗的好時節,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穩扎穩打逐步推進。
既然自己實力占優那就不需玩什么花樣搞戰術穿插,要是真的玩脫了損失掉這支騎兵,他還真不知道自己拿什么擴大戰果。
總不能學大宋,看起來勝率頗高實際上屁用沒有。打輸了全軍覆沒打贏了追不上打不著,不能給敵人造成有效殺傷。
派出五千輔兵之后,杜昱選擇立刻出發,欒廷玉和孫立的騎兵動起來速度是步軍的幾倍,沒必要在原地等候。
這次的蔚州之旅卻并不愉快,不管是從武州趕來的欒廷玉部,還是飛虎軍的主力大軍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騷擾。
只是大軍規模龐大武裝精良,又有之前的經歷對這種騷擾早就習以為常對付起來并不困難,很快就掃平那些忠于遼國的地方勢力。
等飛虎軍來到蔚州城下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七天,短短的二百多里路被拖得生生的多用了兩天。
此事也給杜昱提了醒,并不是所有的漢人都向往大梁或者大宋,遼國一百五六十年的統制之下‘忠臣’并不見得會少。
果然,在蔚州城下等了三天他也未等到前來獻城之人。
杜昱臉色陰沉,在中軍大帳之中召開戰前會議。
“大王,看來蔚州城與新州和武州不同,看城頭上的旗幟,或許他們的守軍并未被調離。”楊春說道。
“大王,卑職麾下的偵騎繞城四十里,并未發現有什么異常,既沒有見到埋伏的人馬也沒有見到有大軍行走過的痕跡。”欒廷玉說道。
“嗯,看來蔚州城的守軍要據城死守。”杜昱說道。
“請大王下令!”楊春說道。
“那就攻城吧,今日便由楊春將軍指揮作戰,陳達、史文恭、蘇定、郁保四幾位將軍一同出戰,王驥將軍在后方掠陣。”杜昱說道。
“尊令。卑職必當一戰功成,請大王靜候佳音。”楊春和陳達等人齊聲喊道。
發下軍令,杜昱便將指揮權交給楊春,由他指揮調度人馬。
楊春不是第一次指揮作戰,但作為大帥還是第一次,他有些興奮也有些緊張,卻并不缺乏信心。
攻城戰飛虎軍或者說整個大梁軍都形成了一套流程,那就是炮灰佯攻吸引火力,隨后刀盾手掩護火炮營的兄弟沖到城門,在那里放置炸藥包炸開城門,在打開缺口之后大軍一擁而上,以實力碾壓城中的守軍。
套路并不新鮮,也沒什么高深的戰術理論,就是利用火藥的巨大破壞力強行破城,將城墻的作用降到最低。
不但可以打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