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率領飛虎軍兵圍応州城,戰爭一觸即發。
通過偵騎的不斷偵查,他得知寰州和朔州方面并沒有派出援軍支援応州的守軍,這中不正常的現象讓他覺得有些奇怪,此處已經是遼國的腹地,可以說在地理位置上與云州遙相呼應,耶律淳和耶律延禧就是再草包也不可能看不到。
那么不派支援只有兩個可能性,一個是遼國人打算集國之力與大梁一戰定生死,另一個原因就只能是他們對応州的守軍有信心。
對杜昱來說哪一個都不算好消息,只能說此戰必將異常兇險。他也在心里給自己提了個醒,千萬不要大意。
果然通過望遠鏡的觀察,他發現応州城的守軍數量極多,目測也在七八千人,而且看起來精神狀態相當不錯,不像之前遇到的遼隊。
杜昱召開戰前會議將情況對楊春等人交待清楚,并且再三提醒他們不要大意,飛虎軍面對的可能是一場苦戰。
大軍休整了兩日,他再將指揮權交到楊春的手中,由他分兵派將。
楊春采用的依舊是大梁軍用得順手的老套路,盡管察覺到城中守軍不凡,但也要交手之后才能再做判斷。
第二天,飛虎軍在他的指揮下早早起床飽餐戰飯,在一陣鼓聲之中列隊出營在応州城下拉開陣勢。
兀顏光早就被手下喊醒,大梁兵臨城下他也幾日沒有睡好,現在飛虎軍準備攻城他反倒覺得有些解脫之感。
很快,他就整理好城中的守軍,帶著第一批部隊站在了城頭之上。往日遼國打仗都喜歡在野外作戰發揮騎兵的優勢,但數次被金國人擊潰,他們如今反倒有些畏懼,倒是玩起了大宋擅長的守城戰。
兀顏光也不是不想到野外與飛虎軍作戰,只是飛虎軍足有六七萬人而且全是精銳部隊,他的手中才一萬五千人左右,這還要算上新征集的兵丁。
實力差距太大,在騎兵數量上也沒有優勢,他還真沒信心與飛虎軍在野外正面對剛,讓他畏懼的也不止是大梁的精銳騎兵還有虎威炮,耶律淳如何敗北的情節在遼國內傳得人盡皆知。
尤其是在最近,兀顏光還親眼看到了虎威炮的威力,大梁船只上數十門大炮齊發聲勢震天,威力更讓人瞠目結舌,碗口粗細的旗桿一炮就斷,如此種種堅定了兀顏光與飛虎軍打巷戰的決心。
他相信短兵相接,憑借遼國人的勇猛一定可以擊潰大梁的軍隊。
由不得兀顏光多想,楊春令旗一揮飛虎軍便展開攻勢,這種情況下嘴炮是毫無意義的舉動,上來就打才是真男人。
隨著鼓聲響起大戰拉開帷幕,一時間吶喊聲四起,炮灰們在箭雨的掩護下開始沖擊城墻,城頭上的守軍和城下的飛虎軍弓箭手開始互射,滾木礌石到處亂飛,臭氣熏天的金汁不要命的往城下潑灑,頓時響起了一陣陣的慘叫之聲。
不過對兀顏光來說早已經習慣戰場上的一切,只不過以前他的角色是攻城,而今變成了守城的一方。
在城樓上登高遠望,果然大梁的飛虎軍采用的還是老一套辦法,驅趕戰俘攻城充當炮灰,掩護真正的主力部隊接近城門。
兀顏光令旗一揮,命寶密圣率領一隊弓箭手加強對城門區域的封鎖。
遼國守軍加強火力,使得帶隊沖擊的蘇定和郁保四叫苦不迭,好在大梁軍并不缺少盔甲,盡管穿著熱得要命,可總比被人射死的好。
在付出幾十名刀盾手的性命代價之后,他們終于掩護火炮營的兄弟來到城門下面。炸藥包很快就安置完畢,沒多久刀盾手們又掩護著一群穿著火炮營的人遠遠的跑開。
城樓上的兀顏光很快發現了異常,這與耶律大石對他說起的大梁軍隊攻城模式一般無二,他立刻意識到什么,于是飛快的跑下城樓,大聲提醒守軍退下城墻躲開敵人的妖法。
“轟!轟!轟!”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