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林沖和欒廷玉等人率領麾下騎兵像趕羊一樣驅(qū)趕著敵人的潰兵。
魯達等人更是興奮,他與謝威一道身先士卒率領麾下兄弟殺向中路,直奔著耶律大石的帥旗而去。
戰(zhàn)場上的變化一下子打亂耶律大石的部署,右翼戰(zhàn)場的崩潰使得中路的局勢更加惡化,士兵們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也開始四散逃逸,再也不聽上官的指揮了。
耶律大石仰天長嘆,知道今天敗局已定,無奈之下只好在親兵的護衛(wèi)下向外圍逃去。此時能逃得性命便是幸運,那還顧得上這二十萬大軍。
隨著大梁在右翼和中路的戰(zhàn)場上取得勝勢,楊春等人也終于將左翼戰(zhàn)場的敵軍打崩,受到同袍的影響與他們對戰(zhàn)的遼國步軍也陷入崩潰之中。
此時遼軍戰(zhàn)意全無,所有的部隊亂作一團,誰也不肯聽從指揮只想著逃出戰(zhàn)場保住性命,那情形完顏阿骨打表示很熟悉。
當初金國以兩萬人在護步答岡之戰(zhàn)中擊潰遼國七十萬軍兵,遼國人潰不成軍四散奔逃的場景如今在桑乾河邊再度重演。
當然大梁的軍兵并不少同樣有十幾萬之多,雖比不上金國那一戰(zhàn)經(jīng)典,但也是一個以少勝多的成功案例。
大梁軍毫無保留全線出擊,要的就是一戰(zhàn)定乾坤,將遼國的軍隊徹底擊垮。
耶律大石等人倒也配合,在失去大勢之后鼠竄狼奔,再也沒有了來時的意氣風發(fā),包括昔日以勇猛聞名的瓊妖納延、阿里奇、太真胥慶以及賀重寶等人都是盔歪甲斜狼狽逃竄。
這里面倒霉的就屬那些只能靠雙腳奔跑的普通士兵了,戰(zhàn)場老油條還好知道如何逃避,那些被強征的牧民則成了擋刀的麻瓜,被大梁軍追上砍倒的不在少數(shù)。
倒是那些將領們因為有馬逃得飛快,徹底的放棄了麾下的軍兵。
杜昱見狀立刻下令讓軍中通曉契丹話的人高聲呼喝‘降者免死’,他可不想讓這些免費的勞動力白白的死去,日后還有的是需要人力的地方,殺了他們太過可惜而且也有違天和。
眼見逃跑無望再聽到大梁軍喊出的口號,那些遼國步軍大部分都選擇扔下武器跪地投降,畢竟活著才有希望,誰又想在戰(zhàn)場上妄死呢。
隨著投降的遼國軍兵越來越多,許貫忠不得不安排手下的士兵進行管理,將投降者集中到一起看管起來。此時大局已定,倒不用擔心有人反水。
見兄弟部隊追得很兄,他只能暗中搖頭,默默的在后面做好善后的工作。
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