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軍經過幾天的調整之后終于恢復狀態,杜昱一刻也不想再等,于是在留下一部分人看守那些投降的兵卒之后拔營起寨率軍向云州方向進發。
十幾萬的俘虜人數太多,在管理上就是一個難題。他不敢小視,便把軍營交到朱武和楊春的手中而且還留下了四萬多人做為幫手。
比起決戰之前的十五萬人馬,杜昱現在能動用的也只有六萬多人了,不過他相信即便‘只有’這六萬精銳,以現在的遼國也無法與之抗衡。
大梁這邊已經向云州進軍,而遼國那邊卻依舊在混亂之中不能自拔。耶律阿撒意外的被蜱蟲叮咬感染了急性森林腦炎一命嗚呼,這種死法比起在沙場戰死憋屈十倍。
蕭普賢女接受不了,耶律淳更難接受。他本就身懷重病,結果再次受到刺激使得病情加重,沒幾日便駕鶴西去。
在臨死前天錫皇帝準備把帝位交給天祚帝第五子秦王耶律定,并且將輔政大權交給了漢官李處溫等大臣。
可耶律淳萬萬沒想到,他前腳剛死后腳就被天祚帝逆襲,皇權再次回到耶律延禧的手中。
重掌權利的耶律延禧更加瘋狂起來,他先是處死了蕭普賢女,隨后又在云州城中搞起了清洗運動,不斷打擊報復當初背叛他的大臣和契丹貴族們。
不少朝中重臣都被他罷黜,甚至下到牢獄之中,一時間云州城陷入一片混亂。可天祚帝卻忘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遼國與梁國的戰爭。
天祚帝如此作妖,朝中的大小官員情知遼國距離滅亡以不遠矣,無數人開始打起算盤考慮今后的道路。
在六月九日那場決戰過去十天之后,也就是公元1120年六月十九日。杜昱率領的大梁軍隊終于來到云州城下安營扎寨。
直到此時天祚帝耶律延禧才清醒過來,遼國回到他的手中不假,只是危機就在眼前,如何應對他是一點想法都沒有。
召集那些擁護他的大臣開會,一群人開始商量對策。可惜他的那些擁躉搞點陰謀詭計可以,玩點溜須拍馬擅長,讓他們出城與大梁軍作戰,一個個都默不作聲成了啞巴。
耶律延禧長吁短嘆,其實他也知道大遼現在根本就無人可用,別說退敵了便是云州城也在風雨飄搖之中,隨時可能被敵軍攻破。
到了生死關頭,他也不在顧及皇帝的臉面,立刻命人收拾細軟帶著那些一心擁護他的那些軍兵衛隊打開西城門溜之大吉。
至于逃跑的方向自然是向西逃遁,北面有金國東南有大梁,他也只有一條路可走了。
杜昱和許貫忠等人還不知道這個消息,他們依舊按部就班的原地休整,等麾下軍兵恢復體力之后在去攻城。
他們可不清楚西京府內遼國發生變化,還以為耶律大石帶著殘兵敗將返回云州繼續守城呢,為此兩人可沒少研究破城之法。
就在第二天,杜昱正召集軍中的將領開會,為明日攻城做最后的準備時,忽然有軍兵來報說是云州城中有人過來投誠。
中軍大帳里眾人面面相覷,都覺得有些意外。在他們看來雖說之前打贏了那場決戰,但其中的過程還是十分兇險的。
尤其是魯達感觸最深,當初要不是宮富見機行事率軍支援,沒準耶律夷列的騎兵就攻破的大軍的右翼陣地。盡管打了場大勝仗,但大梁軍中普遍認為遼國軍隊還是有一定戰斗力的,也不是好相與之輩,在來之前他們就做好了再次苦戰的準備。誰能料到在國家破碎的當口出現的并不是力挽狂瀾的英雄,而是隨風而倒的騎墻者。
杜昱不知道原因,但也不會決絕這種好事,于是便召見了前來遞送降書的人。在接見使者之前稍作安排,將中軍大帳布置一番。
云州城前來投降獻城的不是別人,正是被耶律淳倚重的大臣李處溫,甫一來到軍營他便被嚇得渾身發抖有如篩糠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