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欒廷玉、孫立三人率領大梁的騎軍追上了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逃亡隊伍。
僅僅一個沖鋒他們就擊潰了天祚帝的衛(wèi)隊,將遼國的皇族和貴族們一舉拿下。三人大喜,將其小心翼翼的押送回云州城。
杜昱對此非常高興,盡管還有不少地方仍舊有官員和軍隊在統(tǒng)治,但失去了皇帝和朝廷遼國已經(jīng)名存實亡了。
這對大梁來說意義重大,基本上可以宣告對遼國的戰(zhàn)爭以勝利告終,身份也從一個地方上的山賊草寇一躍成為獨霸一方的國家。
眼下燕云十六州里僅有寰州和朔州還未到手,不過這也只是時間問題,歸入大梁是遲早的事。
算一算整個燕云在加上河北東路,大梁的地盤以然不小,按照現(xiàn)代時空的計算方法,也有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了。數(shù)字看上去不大,但實際上地域非常廣闊。
杜昱唯一感到不爽的是整個大梁依舊是地廣人稀,算上剛剛納入統(tǒng)治的數(shù)個州府人口也只在六七百萬左右,還不如現(xiàn)代時空的一座二線城市。
他心中明白最大的阻礙就是北宋時空的生產(chǎn)力有限,土地產(chǎn)出的糧食不足以支撐太多的人口。身處北地遼國能維持一千萬人口已算不錯,也不能奢望太多。
杜昱對日后如何發(fā)展有了一些思路,不過這還要與聞煥章等人再做商議可以留待日后再說,現(xiàn)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處理天祚帝耶律延禧。
經(jīng)過一番準備,他這才在云州原本的天祚帝行宮之中接見這位遼國末代皇帝。
此時耶律延禧再也沒有之前面對群臣時的跋扈姿態(tài)了,被林沖等人擒獲押回云州,僅僅幾天的時間他的頭上就生出白發(fā)。或許是他對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心生悔意吧。
杜昱仔細打量一番,發(fā)現(xiàn)耶律延禧這人相貌還不錯,中等身材略有些消瘦,一張標準的國字臉濃眉大眼鼻梁高挺,頜下一縷濃密的胡須,倒是有那么點帝王氣度。
或許是被俘之后心態(tài)失衡,臉色蠟黃精神狀態(tài)異常萎靡,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耶律延禧垂頭不語,靜靜地呆立當場,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天祚帝,堂上的便是我國主梁王還不見禮?”聞煥章說道。
“罪臣耶律延禧拜見大王!”耶律延禧倒是聽話,立刻上前參拜杜昱。
“平身!賜座。”杜昱說道。
盡管他對歷史上的天祚皇帝沒什么好印象,但對方畢竟是一國的皇帝,即便淪為階下囚也沒必要去侮辱他。
耶律延禧再怎么昏庸無道殘暴不仁他禍害的也是遼國百姓,杜昱身為漢人很難感同身受,也無法對此說些什么。
“多謝大王。”耶律延禧十分的低調(diào)客氣。
杜昱一愣這樣的乖寶寶完全不像他傳聞之中那么性格乖張啊,不過有一說一這位天祚帝漢語說的不錯,至少與他溝通并不需要再找個翻譯傳話。
“本王召見于你為的什么想來你也應該明白,兩國開戰(zhàn)如今已經(jīng)分出勝負也是時候做個了結(jié)。”杜昱說道。
“罪臣明白,今日回去便會寫下降書正式向大梁納降。”耶律延禧說道。
“如此便好,只要你肯聽話乖乖的配合,本王可以保證不會傷害你和你的家人。”杜昱說道。
“多謝大王,罪臣定會遵照大王旨意。”耶律延禧說道。
“如此最好,千萬不要有什么不該有的心思,本王可不是心慈手軟之人。”杜昱說道。
“罪臣不敢。”耶律延禧的臉色更差了,說話的聲音也有些顫抖生怕被杜昱處死。
這幾天被關押起來,他也聽到過一些閑言碎語。原本他寵信的李處溫,一家子都被梟首示眾成為耶律淳墳前的祭品。他可是比李處溫作惡更多更甚,有什么下場誰也不敢保障。
他唯一能指望的也只有梁王念在他是一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