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樞密使鈕文忠投降,盧俊義一戰便基本搞定了蓋州的守軍。
盧俊義并不急于攻打城池,敵軍主力被殲滅城中之人既沒有士氣也沒有足夠的人手,遲早都會落入蕩寇軍的手中,當務之急是收攏潰散的敵軍。
再說杜昱,他對盧俊義這次出戰很有信心,考慮到蕩寇軍的戰力認為其一定會像水滸傳小說中那樣摧枯拉朽般的將田虎軍攻破。
事實也是如此,望遠鏡中的一幕讓他嘴角上彎帶著一抹化不開的微笑。燕青見狀也猜個大概自家員外必定是取得一場大勝。
打仗用了一個時辰,收攏俘虜用的時間也不短,等盧俊義將兩萬多俘虜壓回軍營的時候已經過了晌午。
此時酷熱難當,戰場上的尸體和殘肢開始散發出一陣陣腥臭的味道。杜昱不敢小視,只能辛苦留守的兄弟出營打掃戰場。將雙方戰死的軍兵分開,統計過數字之后這才澆上汽油,一把火將其焚燒,為了不引起瘟疫也只能采取這種辦法。
處理好戰事的尾巴,杜昱這才安心的在軍營中審理那些有點分量的俘虜。
鈕文忠首當其中,其次就是猊威將方瓊、貔威將安士榮以及楊端、郭信、張翔、方順、盛本幾名偏將。
杜昱原本一位自己要費一番口舌才能將這幫人勸降,沒想到鈕文忠等人根本沒什么節操,對晉王田虎根本就沒有什么忠誠度可言。
他剛流露出招降的意思,幾人便連連叩頭,跪謝他的‘知遇之恩’。
杜昱心頭暗笑,覺得自己有些幼稚了,田虎畢竟是個反賊有多少人會將他作為主公來看待,麾下那些‘人才’,怕不是都看在暫時的榮華富貴上才跟的他。
如今朝廷派下大軍前來征討且連戰連勝,難免有些‘聰明人’要動心思,轉投朝廷以求立功贖罪重新做人。
仔細一想,這或許就是水滸傳小說之中宋江帶領梁山大軍以極小的代價便將田虎的拿下的原因吧,畢竟在北宋年代同樣是當兵吃糧,給朝廷打工怎么也好過給土匪打工。
收降了鈕文忠等人,杜昱便將其安置在盧俊義的麾下,現在他這部蕩寇軍能打的將領還是少了些有這些人補充也不錯。
至于忠誠度的問題他根本就沒有考慮,現在的形勢瞎子可見朝廷大軍來勢洶洶,田虎根本就不能抵擋下來,有光明的前途不投難道要為冢中枯骨獻忠?更何況能審時度勢主動投降的有幾個不是頭腦清醒之輩,他們聰明的話會更賣力的為朝廷建功洗白自身。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鈕文忠投降之后便給蕩寇軍獻上禮物,他寫了一封信勸降仍在蓋州城中留守的熊威將于玉麟。
熊威將于玉麟在蓋州城中仍有一萬多守軍在手,白天的戰況他看在眼里,按理說他應該帶兵去救自家主帥,但他早就被慘烈的戰況嚇破了膽子。別看他武功不錯,實際上帶兵打仗的經歷根本沒有,遇到這種事情他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處置。
見到鈕文忠的勸降信之后,他略一分析便知道自己無法守住蓋州,而威勝和晉寧的援兵能不能及時趕到他根本沒有信心。
與其和強大的敵人死拼還不如學樞密使,投降官軍混個一官半職,洗白之后的好處傻子都能想到,沒必要在田虎這條船上死磕。
于是在第二天,于玉麟便開城獻降將蓋州城和一萬多軍兵移交到官軍手中。盧俊義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拿下蓋州進駐其中。
玉麒麟在城中處理戰后雜事,杜昱則在軍營之中安置那些俘虜和傷兵。
蕩寇軍不同與大梁的軍隊,軍醫的配備極少因此傷兵往往都處在被放棄的境地。杜昱知道人的可貴,他可不會放棄這些人。
于是便利用傳送門,將其拉到組隊模式當中,隨即傳送到燕都的飛虎軍大營,由大梁的軍醫們治療。相信在現代時空抗生素的幫助下,這七千多傷員絕大多數會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