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可不是小說之中的走馬斗將,傻子才玩陣前單挑的游戲。冷兵器戰爭實際上比拼的雙方士兵的武器裝備、作戰意志,而不是個人勇武。更何況豹滔軍之中還有虎威炮這個大殺器,真打起來其實優勢很大。
杜昱對出征隊伍檢閱一番,隨后便將指揮作戰的大權交到許貫忠手上。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許貫忠那么多次作戰都表現得極好這次也不會有什么問題,他不想因為對手是自己的便宜岳父就在心理上有所波動,關心可以亂就不必了。
為了不干擾許貫忠的作戰思路,杜昱對他交待一番之后就選擇離開。
送走梁王,許貫忠一聲令下大軍開拔,從大名府出發向昭德和蓋州一帶挺進。
不得不說豹滔軍在經過幾次大戰的洗禮之后變得更具戰力,百戰余生的老兵們紀律性極高,行動起來迅捷高效,對那些新加入隊伍之中的軍兵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可以說為這支軍隊注入了靈魂,有這些骨架在豹滔軍哪怕經過再大的戰役都不會散。
不過因為杜昱沒有時間隨軍而行,豹滔軍這次需要自己押運糧草輜重,每日行軍的距離適中在四十里到五十里之間。
許貫忠對此把握得相當準確,他的作戰風格一貫穩中求勝,或許少了奇謀致勝,但卻絕不會因為自己疏忽大意而走上失敗的道路。
此時張叔夜沉浸在蕩寇軍的輝煌戰績之中不能自拔,也不怪他得意忘形,蕩寇軍自打來到河東路之后連戰連捷。
不到一月的時間就接連收復三座軍州,俘獲無數俘虜,勢如破竹一般向田虎的老巢威勝和汾陽挺進。
若說他對杜昱領銜以沂州軍為主的那部軍兵的戰力毫不意外的話,宋江等登云山招安來的將領屬實給他一個驚喜。
宋江雖然沒有那些州府名城,但連下二十余縣,獲得的地盤比杜昱的還要大一些。更重要的是還攻克了田虎引以為傲的壺關,打跑了守將山士奇、陸輝,招降史定、吳成、仲良、云宗武、伍肅、竺敬等人,可謂戰功卓著。
張叔夜心中非常高興,他覺得有這樣一支大軍剿滅田虎指日可待,只等朝廷大軍一到,他便可以從側面出兵,配合大軍圍攻梁國。
只是他沒想到就在蕩寇軍如火如荼的征討田虎時,大梁的豹滔軍悄然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