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杲率領金國的大隊騎兵沖擊大梁軍陣的左翼陣地,而大梁軍隊以虎威炮和線膛燧發槍在遠程就開始射殺女真人。
在付出極大的代價之后,金國騎兵終于和大梁軍隊短兵相接,雖說左翼的陣地凹進去一大塊,不過并未沖破整個陣型。
短兵相接之后戰斗更加激烈了,一方面是金國的輕騎和鐵浮屠利用騎兵的沖擊力不斷沖陣,收割大梁步軍的性命,另一方面大梁的軍隊使出各種招數予以應對。
一時間戰場上兵刃的撞擊之聲、槍炮開火轟擊的聲音、馬匹的悲鳴之聲、雙方軍兵的哀嚎呼喝之聲交織在一起。
不得不說女真人作戰的勇猛程度比契丹人高出不止一個檔次,盡管在圣教軍的槍彈之下不斷有同袍落馬,但他們絲毫沒有畏懼,仍竭盡全力控制馬匹沖向大梁的軍陣。
首當其中的自然是火力最猛的圣教軍,女真騎兵也不是傻子,圣教軍五段射擊排隊槍斃的戰法對他們威脅太大,而且他們在馬上看得真切那支裝備奇特的部隊并沒有配備近戰武器,僅在身上著一層甲胄。運氣好手中的騎兵弩都能夠射穿,對手中的刀劍他們就更有信心了。無論從哪一點出發都必須率先解決那支古怪的軍隊。
于是他們便改變了戰術,由輕騎沖擊兩邊的長槍兵和刀盾手,重甲騎兵鐵浮屠則直接沖擊圣教軍的軍陣。
面對如此危險的局面焦挺并不慌張,依舊按部就班讓麾下的軍兵有序射擊。而在敵軍集中沖陣之后隊形變得相對密集,他們可以集中火力攻擊敵人。
“嘭!嘭!嘭!”
圣教軍的鉛彈攻勢更加密集緊湊了。
鐵浮屠與拐子馬不同,拐子馬是輕騎兵人馬不穿盔甲以射箭為主,作戰時多采用兩翼包抄牽制游斗的戰術。
鐵浮屠則是身披雙層甲,然后在外面綁上大刀長矛,刀矛弓箭,鐵錘狼牙棒什么的很難傷害到鐵浮屠,可以說是冷兵器戰場上的人行坦克,沖擊力無人能擋,以至于在遼金戰場上打出兩萬對七十萬戰而勝之的戰績,弄出一個‘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傳說。
不過這次他們對上圣教軍倒是遇到了克星,若是近身攻擊大梁軍中還真沒有那支部隊可以與之抗衡,可遇到熱武器作戰的部隊就倒霉了。
鐵浮屠沖陣的氣勢雖然猛,可線膛燧發槍的威力也不是吹的。鉛彈確實不能擊穿雙層鎧甲,可并不妨礙子彈在擊中目標之后將巨大的動能傾瀉到對方的身上。
被鉛彈擊中的鐵浮屠往往表面看起來沒有什么大事,實際上軍兵的身體內臟都受到劇烈的震動已經造成內出血,這樣的傷害其實比中了一刀一箭還要大。
而且由于圣教軍使用的是紙殼定裝彈,在射速上有一定的保障,采用五段式射擊之后算得上達到無縫銜接的程度。
為了打好這次戰爭,杜昱也是下了血本,每名圣教軍的士兵配備的子彈基數為三十發。
在焦挺的指揮下,圣教軍士兵不慌不忙從容射擊,使得鐵浮屠的前進腳步一頓,馬上的騎兵們前赴后繼的倒下。
不過此時金兵進退兩難,鐵浮屠的靈活程度較差想要調轉方向難度太大,他們明知道往前沖是一個大坑也沒有選擇。
又是一排排的騎兵倒下,鐵浮屠終于竭盡圣教軍的大陣,只可惜迎接他們的是一條又一條的絆馬索、一個又一個的陷馬坑,還有被撒了十幾米寬范圍的鐵蒺藜。
杜昱為了對付女真人的騎兵可是準備不少小玩意兒,也就是不方便在戰場上拉鐵絲網,否則他一定會將二戰時的戰爭利器帶到北宋時空。
雖說沒有鐵絲網攔路,但像鐵蒺藜和拒馬等防御沖陣的小玩意兒也沒少準備。別的軍隊可以不裝備,圣教軍一定要有。
本來圣教軍就是以遠程打擊為主,近戰的實力有限,只有用這些上不得臺面的小玩意把距離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