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準備趁著童貫的大軍平定方臘起義的時機把張叔夜以及蕩寇軍搞定。
雖然與金國的大戰之中取得一場大勝,打得女真人全面收縮,不過以大梁的體量想要一次性將其吞下顯然不大現實。對大梁來說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地廣人稀,而這一點的解決方案就在大宋的身上。
因此杜昱更希望維持北地暫時的安寧,想辦法在大宋身上多挖幾塊肉吃。有他的金手指在,大梁建立新的秩序再有充足的人口,只要發展幾年就可以全面出擊將那些膏腴之地悉數收入囊中。
從穿越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做生意的利潤再高也不如自己做皇帝來的痛快。更何況北宋時空尚且處在封建年代,還可以把江山傳給子孫后代。
經歷了一番旅途的勞累,杜昱終于來到豹滔軍現在的駐地與許貫忠等人匯合。在大營之中,兩人就如何在蕩寇軍與田虎之間的戰爭中漁翁得利再次勾通。
許貫忠原本打算進入河東路之后直接對蕩寇軍展開攻勢,了解的情報越來越多他慢慢的轉變想法。
現在張叔夜麾下的兩路大軍一路高歌猛進,打的田虎毫無還手之力,看起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收復河東,與蕩寇軍打的干脆利落相反,大宋朝廷對收復的地盤如何安置卻爭論不休,派那些官員來維持地方遲遲沒有做出決定。
張叔夜雖然官職很大但權力僅限于指揮軍隊作戰,地方上的事情不好逾越插手。這使得蕩寇軍打下的數十縣城仍處在無官府的狀態之中,地方的治安和秩序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在這樣的混亂之中許貫忠看到了機會,他趁機派出大量軍兵喬裝打扮,滲透到大小城池之中與地方的豪杰和大族暗中串聯,打算里應外合爭取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那些地盤。
實際上豹滔軍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河東路與河北西路交界的數座城池早就被他暗中掌握在手中,只要想打隨時可以拿下。
杜昱聽到許貫忠的計劃之后頻頻點頭,在大宋境內他并不想制造太多殺孽,大家都是同宗同源的漢民而且他還打算占領這些地方之后長治久安,能不動用暴力手段盡量不用。
不過對他來說河東路就在那里,不管是田虎的地盤還是大宋的都沒有什么區別,以大梁軍隊的實力早晚都能攻取,現在要討論的是如何將宋江那部分人馬拿下。
杜昱知道黑三郎和他麾下的那些兄弟可不是白給的,比起大宋的精銳也不差,甚至在武將的數量上還有一定的優勢。
當然招安到大宋朝廷改變還是有的,在張叔夜的麾下效力宋江不僅沒有被人刁難,反而因為仗打得漂亮頗受賞識,而且因為糧草充足又得到沂州軍的訓練方法,登云山那些嘍啰兵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有不小的提高,總體戰斗力確實比較可觀。
好在他有后手在自己的那波人馬可以用作內應取勝應該不難。為了節約時間,杜昱打算讓許貫忠提前行動。
雖然許貫忠覺得時機尚未完全成熟,但梁王下令他也不會拒絕,更何況從全局來說此時行動也符合大梁的局勢。
杜昱與許貫忠商議的作戰計劃并不復雜,在大梁軍隊實力占優的情況下沒必要玩什么陰謀詭計只需堂堂正正的攻過去即可,不要說還有一半的蕩寇軍是自己人。
豹滔軍大軍開拔來到河東路的境內打出旗號,直接進攻剛剛被收復不久的城池,首當其沖的就是陵川、高平、蓋州等地。
這些地方本就是盧俊義等人拿下的地盤,在杜昱的刻意安排下,根本就沒有在城池之中留下軍隊守衛,被豹滔軍派出的軍兵滲透之后更是千瘡百孔沒有一點防御的能力。
許貫忠的豹滔軍就這樣一路平推,如同武裝游行一般就將官軍的收復的地盤據為己有,與朝廷的做派不同,大梁對占領區十分用心。
杜昱更是利用傳送門不斷的從大名府和燕都調配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