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要知道吳用對大梁國策才剛剛接觸,此舉完全是趕鴨子上架。
杜昱對此并不在乎,現在北地人丁較少卻民族眾多,沖突與矛盾是相當多的,能不能在這種地方做出成績還真要看個人能力,若是吳用治理出色是意外收獲,便是死在當地他也沒什么損失。
在北地轉了一圈耽擱數日,杜昱這才利用傳送門回到壺關之中。
經過數天的磨合,許貫忠和盧俊義之間有了一些默契,見到梁王之后,他們雙雙請戰,要繼續推進爭取短時間內將田虎剩下的地盤悉數拿下。
杜昱略一思索便答應他們的請戰,在他看來與其浪費時間在壺關這里磨合隊伍還不如邊打邊磨合,左右田虎的軍隊戰力不強既能起到鍛煉隊伍的作用,又不至于有太大的戰損。
指揮作戰自然是許貫忠和盧俊義的事情,杜昱現在并不想事事都要親力親為,放權給麾下的兄弟才是正確的做法,他只要掌控全局即可。
當然此種做法最大的好處是手下的人覺得梁王對他們十分信任,心中對大梁的忠誠度和認可程度提高了不少,利于激發將士的戰斗熱情。
許貫忠和盧俊義商量一番,其實即便是的蕩寇軍攻打田虎都完全沒有問題,更不要說還有豹滔軍這支身經百戰的常勝之師加入。
原本兩人以為最好的方法是兵分兩路,由兩人各率兵馬分而擊之,但考慮到豹滔軍與蕩寇軍的磨合問題,他們還是決定一起行動,以實戰來融合隊伍。
定下作戰方案之后,大軍立刻行動起來。不過率先出發的并不是他們二人,而是身為先鋒的孝義黑三郎宋江。
宋江的新軍被命名為‘聚義軍’是豹滔軍轄下的前鋒軍。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表向,實際上這支軍隊就是敢死隊、炮灰軍。
不過宋江并沒有什么不滿情緒,相比被殺的李逵、鄭天壽、燕順等人他們這些能活著的已經是幸運兒了,不要說還有機會立功擺脫現狀,便是只有這一條路他們也要硬著頭皮走下去。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大勢在梁國那邊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利。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要好好享受,與其自怨自艾還不如放手一搏,若是真的在大梁建功立業取得一身功名倒也不枉一生,為誰賣命不是賣呢,沒必要非得綁到趙宋身上。
想通這些宋江心情向好,他覺得投靠大梁倒未必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