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盧龍、昌黎以及大定府和遼陽府有大片的土地無人耕種,還不如將那些百姓遷移到那里擴大漢民的數量。
杜昱聽后認真思考一番,其實聞煥章的想法不無道理,只是他還是想堅持自己的計劃。
費了如此大的力氣將百姓忽悠來,沒有妥善的安置是行不通的,但甫一到大梁就給他們分發燕都周邊的土地也不行,那里畢竟剛剛被他獎賞給飛虎軍、圣教軍中軍功顯赫之人,便是豹滔軍分下的土地也多是大名府、河間府的‘公田’。要是讓這些軍兵不爽,大梁日后的行軍打仗可就沒有這么高的積極性了。
既然大臣們都有意見他不想強推,不過他轉而提出了興建工業區的想法,將自己意圖集中工匠發展生產的計劃道出,希望說服眾臣。
聞煥章聽后覺得按照梁王的想法,工業區確實會吃下大量的人口,而且這些人不以種田為業確實不會與大梁軍的軍兵產生利益上的沖突。
只是他認為事情并不想梁王想的那么簡單,于是問到“大王,微臣斗膽相問,大王從江南帶回的百姓俱是貧苦之人?”
杜昱一愣一時間沒有想明白聞煥章為什么這么問,不過還是老實的回答到“并非如此,江南富庶之地人口眾多,豪強大族更多。便是在富陽就有我手下的陸家……等等,勢力算不上多大但也絕對不是貧苦百姓。”
“大王,如此便不可將人全部留在燕都。”聞煥章說道。
“先生的意思是……?”杜昱問到。
“大王,若是一心想留一部人在燕都的話便將所救百姓區分開來,貧苦百姓者可以留在燕都做工匠,攜有家世的最好將他們分散開來,讓他們到北地拓荒。”聞煥章說道。
“卻是為何?”杜昱還沒反應過來。
“大王,若是微臣沒有想錯的話,大王口中的工匠與農夫無異不過是勞作的方式有所不同,可他們終究入不得廟堂,那些豪強大族初來乍到倒不會生事,天長日久家族沒有發展之機怕是會動不該動的心思。”聞煥章說道。
杜昱恍然大悟,他光想著聚斂人口拉發展潛力了,忘記了以家庭為單位發展的社會模式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在北宋時空家族才是社會發展的主流。
自己光想著拉人口發展工業是不行的,還要給那些習慣了抱團取暖的人發展空間。
就拿陸家來說,雖然是因為形勢所逼不得不舍棄家中的千畝良田,但畢竟是拋家舍業追隨他來到大梁,即便不給他們補償也要給一個拓荒發展的機會,否則很恩情很容易變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