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利用傳送門將招攬來的第一批人口‘搬運’到燕都安置起來。
這次成功的案例給他提了醒,遷移人口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而且處理人的問題總是很復雜的,把人帶到大梁只是一個開始后續的一系列安排同樣重要,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徒增煩惱。
不管怎么說睦州城中逃出來的百姓和陸家莊附近的人都已經來到燕都,從溫暖濕潤的江南一下來到已經進入寒冬的北地,這些人多少有些不適應。
好在飛虎軍的軍醫就在一旁,稍有不適便會有人來給看病。而且為了妥善安置百姓聞煥章特意調配了少物資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
考慮到他們的飲食習慣,杜昱還特意從背包空間之中放出了一批蔬菜罐頭供他們食用,同時也讓燕都的工廠優先供應一批蜂窩煤來取暖。
現在已經到了宣和二年的十二月初,燕都的天氣轉冷,確實需要給那些百姓一定的適應時間,實際上已經不適合再將他們遷移到更北面的大定、遼陽等地。也就意味著整整一個冬天,大梁都要養著他們。
杜昱對此倒并不在乎,現在大梁的糧草多的是便是大名府、河間府兩地的收獲的新糧就足夠用到第二年,更不要說缺糧的話他還可以從現代時空大批量收購。
用些許糧草物資就能換來珍貴的人口資源并不是虧本的買賣,從長遠來看只有大梁國的人口爆炸式增長才能滿足他征伐更多土地的雄心。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時空,其實人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人口基礎什么都是空中樓閣,以大梁目前區區七百萬的人口,又怎么能支撐他占領更多的土地資源,而沒有資源他又用什么來換另一個時空的金錢呢,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形成健康的循環才是正道。
杜昱不放心還特意調集人手,專門照顧這些人的日常生活讓他們感受一下大梁熱情的懷抱,與此同時他還派人送來大梁的律法和政策,讓陸知俞等人加深對國家的了解。
現在情況比較特殊,他并不能長期呆在燕都之中。因此將任務派發下去之后便打開傳送門再次回到了陸家莊。
陸清原本可以留在燕都,不過見家人安置的非常妥當便主動請纓愿意過來幫助梁王聚斂人口,杜昱非常高興,多了陸清這位江南人士的幫忙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概率。
不過現實終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杜昱的策略出了陸家莊便又被打回原形,不是陸清親自勸說自家老子,怕是陸知俞也不會輕易舍棄幾世積攢的家底。周邊大一點的集鎮都沒人聽信白琦等人的宣傳,就別提到富陽府城了。
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他多少有些無可奈何之感,只是有成功的案例在前,倒不想剛來兩浙路時那樣焦躁。暫時沒有收獲并不可怕,他相信只要方臘的起義軍打過來,會有人扛不住兵災選擇到大梁避難的,時間會給他答案。
于是杜昱便吩咐大梁水軍上船,因為方臘軍是從南邊的清溪一帶向杭州府方向進攻,他便下令讓艦隊行駛到富陽府城十幾里外的一處河道之上,準備在那里等待方臘大軍送上助攻。
陸清在飛剪船上看著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家園越來越模糊,心中浮現無數的感慨,拋棄家業的辛酸和僥幸逃開兵災的愉悅交織在一起,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其實陸家莊的人鬧鬧哄哄的要逃離富陽,大宋的官府并非一無所知。富陽的知府對地方管控說不上多么到位,但這等大事還是第一時間就有所耳聞。
只不過他并不會阻止,倒不是說這人玩忽職守疏于治理地方,單純的就是私心作祟而已。別看現在方臘軍已經攻下睦州,并且正在征伐睦州府轄下的縣城。
可富陽府的官員還認為所謂的‘義軍’不過是纖芥之疾,而府城城高水深易守難攻,城中更是有不下八千官軍守住問題不大,更何況朝廷早有消息傳來宣撫制置使童貫、譚稹率禁軍及秦、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