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傳記,杜昱覺得此時的宗澤恐怕還是一個空有戰爭理論的人,實戰方面經驗應該不會很多。
辰末巳初,雙方的軍隊基本到位,各自結好戰陣對峙起來。
大梁軍陣方面正面作戰的部隊是以許貫忠、盧俊義為首的豹滔軍,先鋒官正是被迫投靠的黑三郎宋江及其手下的一眾小弟。而左翼則交給了呂方、扈成等人的沂州軍,打頭陣的正是馬麟、陶宗旺等人。軍陣的右翼是魯智深率領的飛虎軍,先鋒則是謝威、彭玘等人。
而最被杜昱看重的圣教軍則被他留作后手隱藏在大軍的背后,一旦那里出現問題可以隨時前去支援,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對宗澤的重視。
大宋禁軍方面有何安排杜昱不得而知,畢竟鼓上蚤時遷麾下的情報部再厲害也沒有厲害到能滲透大宋軍隊的程度。
不過他也不在乎,這貨覺得自己有虎威炮還有圣教軍這支熱武器作戰部隊,只要打好自己的就大概率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對手有什么安排沒必要偵查得一清二楚。
沒有演繹中的戰前嘴炮,也沒有小說中的陣前斗將。杜昱用對講機溝通一番,見己方的數支大軍已經做好戰斗準備,便親自指揮作戰。。
大梁軍隊野外作戰也有一套經過實戰檢驗的套路,既然梁王‘富裕’那就用現代時空作戰的理念先用虎威炮轟上一陣,折一折對手的銳氣再發動沖鋒。
為了此戰杜昱可沒少費心,他將飛虎軍中的火炮營也轉移到前線來,再加上豹滔軍之中的兄弟能夠開炮之人足有八百之數。而且經過時間的積累他背包空間之中放著的虎威炮不下千門,此時正派上用場。
杜昱大手一揮便在豹滔軍的身后一字排開放下五百門火炮,倒不是他認為其他兩翼不需要虎威炮的威懾,而是面對缺少遠程攻擊手段的大宋禁軍將火炮集中起來使用大概率能發揮奇效。
很快,火炮營的兄弟便開始填裝火藥調整射擊角度。這些人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不過全部都是經過實戰鍛煉出來的人才。可能虎威炮在精確度上不夠,不過如此大規模的戰爭只要方向找準,再避開己方隊伍就算得上合格炮兵。
火炮營的軍兵們做好準備之后,杜昱便令手下親兵揮動令旗率先發起攻勢。
“轟!轟!轟!”
五百門虎威炮齊聲怒吼,先不說炮彈的威力如何便是發出的震天動地的巨大聲響便攝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