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進等人在左翼戰場打開局面,將大宋禁軍的軍陣擊穿。
當‘降者免死’的口號在戰場上空響起的時候,許多被打懵的宋軍選擇放下武器。
此時宗澤等在中路廝殺的宋軍也聽到了那邊聲音,大軍左翼被擊破誰都知道意味著什么,盡管知道大梁的軍隊沒有那么快能殺到中路戰團中來,不過他們還是失去了繼續打下去的勇氣。
便是宗澤親在后面督戰也沒有用,有些軍兵二話不說掉頭就往回跑,而他們一逃就帶了節奏,使得本就精神高度緊張的禁軍開始呈現出崩盤的狀況。
許貫忠是什么人怎么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干脆身先士卒帶頭發起沖鋒,不用吹號便發動了總攻。
一方拼命殺敵以求建功立業,另一方士氣喪失殆盡只顧逃命。哪怕是宗澤的帥旗就在身后也沒能阻止宋軍的潰敗。
杜昱也沒有想到打了將近一個半時辰的大戰忽然之間出現勝機,懸著的心此時才放下大半,開始根軍望遠鏡之中的情況從容調度指揮。
打到現在什么后手也不用留了,能派上去的軍兵全部壓上去,只要能取得這場決定性的勝利便是有些宋軍逃回汴梁城也左右不了大局。
隨著一聲緊似一聲的戰鼓,大梁軍隊全軍出擊發起了總攻。
宗澤見敗局已定只能搖頭嘆息,他還想再組織身邊的軍兵反擊一波,卻被親兵衛隊裹挾在中間向汴梁城的方向逃去。
此時的康王趙構已經帶著數萬禁軍先行逃走,遠遠的聽到戰場那邊有‘降者免死’的聲音傳來就知道八成是禁軍戰敗。
他們不敢在原地停留等待潰兵,更別提返回戰場接應,面對這樣的局面趙構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全自己,于是這貨快馬加鞭帶頭向汴梁城疾馳。那氣勢、狀態要是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頗具‘戰神’風采,正在窮追敵人呢。
二十里的路途其實并不算遠,很快趙構他們一行人就跑到汴梁城下。
城頭上的守軍見此情景都被嚇得不知所措,不過趙構畢竟是兵馬大元帥又是官家的弟弟,本身也一位王爺,叫開城門倒是不難。
城門一開,趙構便急匆匆的沖入城中向皇宮跑去,他要將大軍戰敗的消息傳到官家耳中。
趙桓很快便得知了這個不幸的消息,盡管趙構語焉不詳可還是相信了自己弟弟所說的話。這位慫人呆坐皇位久久不語,心中更是感嘆還是替太上皇背了亡國之君的黑鍋。只是眼下大梁軍隊畢竟沒有殺到汴梁城下,改做出的姿態還是要有的,最起碼也要讓城中軍隊守上一陣,以方便他逃走。于是他便緊急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大宋立國至今一百五十余年,要說沒有忠貞之人那是扯淡,在如此危難的當口還是有不少大臣站出來表示愿意帶領余下的軍隊守衛都城。
趙桓這個時候表現出了‘大度’的一面,將手中的權利下放到那些臣子的手中,由他們全面負責汴梁城的防御工作。
將事情交給大臣后,他回到宮中秘密的準備南逃的事情。
再說大宋朝廷的這幫蠢貨,經過短暫的開會研究,他們竟然做出了一個讓人無語的決定,就是關閉汴梁城的城門,將可能到來的潰散軍隊拒之門外,美其名曰讓那些軍兵‘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城外與大梁軍隊死戰。
也幸虧宗澤現在尚在逃亡的途中,還不知道他的同袍們做出的荒唐決定,否則一定會被氣得口吐鮮血。
說回戰場,大梁軍隊發動總攻在氣勢上已經全面壓制大宋禁軍,實際效果也非常不錯,被打崩的禁軍要么選擇投降,要么就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串,優勢正逐步向勝勢轉化。
首先完成作戰計劃的還是左翼戰場,有圣教軍、重甲騎兵的加持,那些宋軍根本無力抵抗,失去戰斗意志之后人數再多也沒有意義。
有人繳械投降得到善待之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