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珍道“知道了,我們這就帶大官人去。”
二人套了院子里的二輪大馬車,這種馬車是拉貨用的,車架子長,十來個人也坐得下,當然這車絲毫沒有舒適性可言。柴林、柴猛等一行人坐上了馬車。
解寶還會趕車,解珍邊走邊聊,說“哥哥,你這打算要多少紅松,如果量少咱就去市場,三百五百棵木料一天就能備齊。”
柴林道“我那莊子開了數個木器作坊,用量太大了,往少了說也得數千棵,以后還得多。”
“那就不能去市場了,解寶,調頭,去鄒潤那,他那山場木頭海了去。”
“好的,各位都坐穩了啊,咱們走。”
解寶一甩大鞭子,兩匹拉車的騾子突然發力,沿著大路向東跑去,這一路還挺遠,走了有二十里,前面巍峨一座高山,山頂上云霧繚繞,不見人煙。
車子沿著小路前行,又走了五六里地,在靠近海邊的山腳下停了下來。前面好大一座莊園,突然涌出來十幾個拿著棍棒的漢子,在那大喊“站住,干什么的。”
解珍罵道“雞毛子喊叫個啥,是我,來找你們當家的有事,有大生意。”
這些漢子一看,熟人,當即過來抱拳道“對不住,原來是解珍兄弟,這幾位是?”
解珍道“這是外地來的客商,買木頭的。”
“快快,里面請,兩位當家的都在呢。”
進得莊園,里面面積很大,少說也得三四百畝的樣子,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木頭、各處還有晾曬的咸魚、海貨等等。還有幾間房子在燒火冒煙,空氣中充滿了咸鹽的味道,顯然這是在偷偷熬制私鹽。
“哈哈,解珍、解寶,有日子沒來了,什么風把你兩個吹來了。”迎出來一個漢子,這漢長得身材高大,少說有一米八的高度,不到三十歲的年紀,光頭沒戴帽子,腦袋后面還有個瘤子,估計是脂肪瘤。
解珍說“鄒潤哥,我來給你介紹,這是滄州柴家莊莊主柴林。”
鄒潤上下打量柴林,抱拳道“原來是赫赫有名的柴大官人,大官人光臨寒舍,真是蓬蓽生輝啊。”
柴林笑道“鄒潤兄弟說笑了,你莊園百畝都還是寒舍,那別人咋過。今天過來不為別事,只需要購買些紅松大料,不知道你這有沒。”
鄒潤道“大官人算來對地方了,我這就紅松多,咱先屋里吃茶。”
鄒潤接了柴林、解珍等人進客廳看茶,還沒走到門口。又出來一個漢子,跟鄒潤類似,都是一張大長臉,中等偏上的身材,彪悍雄壯,看年齡跟鄒潤差不多。
“鄒潤,你小子來客人也不通知我一下。”來人說。
鄒潤道“我這不是怕叔叔在和哪個娘們親熱,所以就沒打擾你嘛。”
“沒大沒小,一會再收拾你。”
鄒潤收起嬉皮笑臉,給柴林介紹說“柴莊主,這是我叔叔鄒淵,不過也就比我大三歲。”
鄒淵連忙抱拳道“幸會,幸會。咱們里面請,屋里正暖和。”
海邊的冬天寒風大,所以都修建有火墻和壁爐,燒的暖暖和和的。鄒淵還挺會享受,房間里裝修的挺不錯,茶幾桌案齊全,紅泥小火爐上燒著銅壺。
這對叔侄挺客氣,在屋里喝了會茶就來到旁邊的木料場,數十堆紅松大料堆放著,基本都是一人合抱粗細的。
鄒淵介紹說“這些木料都是兩年前砍伐的,都已經干透了,到地方就可以使用,絕對的好材料。”
“嗯,好的,我看下。”
柴林可不是外行,對木料有一定的研究。量長度,測直徑,看看干濕度,大致來說還是很好的。
柴林點點頭,說“不錯,這批紅松不錯。雖然比不得遼東的紅松,但是質量挺好。”
鄒淵道“這也沒外人,都是熟人介紹的。價格就按照市價的七成來算,我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