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莊客房,石秀和三位兄弟正喝酒聊天呢,準備明日出發招工。
柴林、典正南這個時候到了。
石秀很高興,起身說“哥哥,你怎么來了。”
柴林說“有日子沒坐一塊聊聊了,今過來好好跟哥幾個喝點。我身后這位典正南,你們也認識認識。”
石秀驚訝道“好雄壯的漢子,比我高出一頭。哥哥身邊都是一等一的好漢。”
典正南聽石秀夸他很高興,道“多謝石秀哥哥夸獎。”
幾人少喝了點酒,吃了些肉。
柴林說“這次去博興縣招人相對比較麻煩,偵察營的兄弟去那邊了解,附近的百十個村子窮困潦倒,百姓過的很苦。為了不引起大規模的流浪人涌到滄州,咱們還是得把工錢壓的低低的,月錢一百文,高粱一百斤。不過奔著救命的原則,只要報名過來,那就可以先把這一百斤高粱發了。”
“哥哥這個主意好,只是如此一來就需要大量車馬運輸糧食。”石秀說。
“對,就是因為這事我才過來的,考慮來考慮去,咱們不能去無隸縣,無隸縣縣令不是蘇知府的人,和咱們不對付,雖然不至于怕了,但是還是小心為上。”柴林說著拿出地圖,指著地圖說“樂陵縣的西南角和青州博興有一個小角接壤,正是因為如此,過山龍才能短期內聚集了數千名山賊。已經和石文炳縣令書信溝通了,為了徹底切斷山賊的人手來源,咱們在這個位置,樂陵縣的張家屯設立招募點,向東三里地,過河就是博興縣的棗梨村,別小看這三里之隔,兩方百姓過的那是天壤之別,許多人在垂死掙扎。咱們明日一早就帶人手過去,為了增加可信度,你和兄弟們都穿上皮甲、戴上竹頭盔,咱們這是正規官辦的鐵礦招工。”
石秀說“沒問題,哥哥怎么安排咱們怎么干。”
二日后,樂陵縣張家屯村東的一處空院子熱鬧起了,院子打著一桿大旗,大旗上四個大字,滄州團練。
懂行的人都知道,這是柴家莊莊主到了,進進出出的鄉兵都是穿著皮甲,帶著竹子頭盔的士兵,拿著長槍大刀的。
來來回回的大車也運了上百車的糧食,一袋袋的都是陳年的高粱,雖然沒有發霉,但是蟲子是避免不了,從樂陵本地大戶手里以一文錢二斤的價格收購來的。為什么用陳糧呢,因為陳糧雖然口感不如新糧食,但是真正能救災。不是是真正的窮苦人是不會吃這種陳糧的,也避免了有錢的人家來占便宜。實際上柴林的提前發一百斤陳糧的舉動救活了數萬人,功德無量,只是柴林還不知道而已。
這年頭就是這樣,窮的連隔夜的糧食都沒有,但是富有的,糧食堆積的如山如海。
門口搭建了帆布的招工棚子,紅紙上寫的很明白,鐵礦招工,月糧一百斤,月錢一百文。
樂陵本地百姓大多是看不上這么低的收入的,鐵礦,那是重體力活,月錢沒三百文是不會干的。但是對面的青州就大不同了,百姓困苦不堪。
柴林、石秀坐鎮招工棚,等著來找工作的上門,賬房、文書,郎中、后勤都準備好了。
前期宣傳也靜靜悄悄的開展了,也不愁沒人來。
剛鋪開,就來了一個漢子,三十歲左右,身高了能有一米八,大骨架,身上沒多少肉,大冷天的穿一件破羊皮襖,褲子上補丁落補丁。
稍微的有些膽怯,過來問道“這里是招工嗎?”
石秀說“沒錯,正是這里招工。想找工作嗎?”
“當然,只是真的能提前給一百斤糧食嗎?家里揭不開鍋了。”
“既然說了那肯定能給,前面那有個六十斤的杠鈴,你舉起幾下試試,咱鐵礦要的是壯工。”
“沒問題。”這漢子過去彎腰就舉起來了,六十斤的杠鈴輕松舉過頭頂,還轉了一圈。
石秀一看,有巴子力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