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常年放,所以需要用青磚水泥在河里建造一個水壩涵洞。先要修建一個水壩把水引開到另外一邊,然后才能建造涵洞。實際這個涵洞很簡單,就是一個數千斤的磚頭水泥的石頭墩子而已,上面有個直徑一米多點的垂直孔,把水輪泵剛好放在里面,然后在固定住水輪泵就行了。
還是老梁聰明很快就看出來了門道,說“我明白了,水流從上面這個涵洞進入,從下面的涵洞出來,水流沖擊的力量是很大的,產生的力量把水抽上去了。”
“大概是這個原理,不過要復雜的很多。老梁要辛苦一下,把東村西村的水庫的出水口、河道河壩周邊多裝些水泵,今年咱們村的土地每畝要增產一百斤。”柴林說。
老梁說“莊主放心,澆地灌溉這種事情,大家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也得水渠修好,水泵裝好。這么一個水泵能澆地數百畝,簡直是太好了。”當然這種水輪泵也不是隨便裝的,要有流動的水,水量要大點,一潭死水的話還是用腳踏水車或者手壓井吧。
第二天兩臺水輪泵安裝完成正式啟用的時候,剛好逢集。附近十里八鄉(xiāng)的百姓聚集了數百人來看這水泵。不過已經看不到了,水泵在河面以下,只見河水打著漩渦進入了涵洞。水管里的水嘩嘩的流入水渠里。
有好事的人專門跑了幾里地去水渠末端看看水量到底如何。
附近的村落有心思活絡的大地主、自耕農去紛紛去柴家莊木器坊,看看能否購買這種新式澆地的水泵。
得到的答復并不讓人意外,自家村里都還不夠用呢,等自家村里安裝完了才考慮對外銷售。
不過柴家莊有手壓井、摩天輪水車、腳踏式水車等多種水車對外銷售。價格也不貴,最近銷量非常的巨大。尤其是摩天輪水車,靠近河道的村子好多都安裝了,雖然這玩意價格也是好十幾兩銀子,但是一次安裝,十幾年收益。
柴家莊的土地九成都是柴家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自耕農的。所以修水渠這種事情很好辦,莊丁那是非常的樂意。不管是過冬的小麥、燕麥,還是夏季種植的大豆、豌豆、谷子,還是水稻,就沒有一種莊稼不澆水的。同樣的一塊地種植小麥,如果不澆水的話一畝地風調雨順也只有四百來斤。但是如果在過冬、開春、灌漿等幾個時候澆水三次,最少能產量五百斤左右。
一畝地多產一百斤,三萬畝地多產那就是三百萬斤。更何況許多地都是一年兩收的,產量還會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