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的感覺真爽,三百萬兩銀子,柴林把原鴻通錢莊的老板周鴻通招募了過來。讓他暫時管理這三百萬兩銀子,因為興修馬路、橋梁、興建慈幼院、施藥局。另外為了給當地壯丁多多創造些就業機會,開始興建三個小型水泥廠,三個石灰窯,還有青石子的廠,工廠建設花費頗大,各種來往賬目繁多,雖然許多采購都是柴家莊商行、扈家莊商行、李家莊商行等信得過的商行操辦的,但是監督是必須的,親兄弟還得明算賬。
小型工廠生產技術比較落后,機械化程度很低,大多靠人海戰術,人多為勝。不過這幾個小型工廠建設好了之后會招募數千名本地工人,對促進經濟發展有很強的作用。
又過了幾日,馬路修建還是比較快的,但是橋梁、慈幼院等等就慢了去了,沒幾個月完工不了。一算賬,三百萬兩銀子才花了二十幾萬兩,其中主要是橋梁購買水泥鋼筋的費用和修路征地的費用。
柴林把朱武、陳幀叫過來了,說“整個縣十六歲以下、六十歲以上的困難的人口有多少?”
“六十歲以上的困難人口共計三千六百余人,每人已經發放了一百斤高粱,二十斤小米。十六歲以下大多被人收養,或者在一些黑磚廠、黑采石場干苦力,鄧飛已經抄了好幾個了,由于慈幼局還沒建好,暫時安頓在一所大院子里有專人照顧,吃好穿暖是沒問題的,但是住房不行。”陳幀說。
柴林說“錢多的花不完,就再為百姓做點實事。從縣城和七個鎮店,開設八個粥棚施粥,凡是十六歲以下,六十歲以上都可以來吃一碗粥。由捕快辦理和監管。為了預防不貧困的人去吃,就用陳年高粱米。”
陳幀說“好,我馬上就安排,明天正午就能開起來了。”
十幾萬人口的一個小縣,柴林調來了四百名捕快,再加上原本各衙門的辦事員,人力太充足了。
雖然是新官上任,業務還不熟練,但是基本能力還是有的。
縣城南門外修建了一個簡易的草棚,架起了八口大鐵鍋,煮粥雇傭來的四名健壯的婦人,一天十文的工錢。
草棚前站著八名捕快,張貼的有告示。
施粥,十六歲以下,六十歲以上的,每人一碗,除了粥還有咸菜。粥棚旁邊就是手壓機的水井,吃完了把碗洗干凈放回去。
一看施粥呢,呼啦圍攏了一大群人,不過許多人都悻悻而走,不符合年齡,去了人家也不給。
沒一會兒來了一個老乞丐,帶著四個十二三歲的小孩遠遠的看著,不敢過去。
一身便裝的柴林,在旁邊剛好看到這一幕,柴林說“老人家,你怎么不過去喝湯,干看個能飽啊?”
“嗨,老頭子我是不相信啊,這五六年來就沒見過官府施舍的粥,那些個官老爺一個個拼命的挖地皮,如若不然,我又怎么會流浪。”老頭說。
這時候過去了兩個穿著光鮮衣服的小孩,十三四歲模樣,倒是不怕人,過去說“我要吃粥。”
婦人拿黑色的大瓷碗就給盛粥,這兩孩子眼尖,說“有蟲子,陳年高粱米,豬都不吃。”
說完這兩個孩子就跑了,老頭大喜,讓四個孩子過去吃了,他自己倒是不慌,在后面看著。
柴林說“老人家,剛才你不去,聽見有人說豬都不吃,你反而讓孩子們去了呢?你為什么自己不去呢?”
“如果施的粥是白米粥,那是在糊弄人。真正給難民吃的粥都是陳年米生蟲子的,甚至還得加一把沙子進去。因為人性總是貪婪的,必須把這粥弄的差點,才能讓真正的窮人吃到。我許久沒洗澡,身上臭,所以不好靠前,以免讓人嫌棄。”老頭說。
那干活的婦人倒是很有眼力勁,給老人送來了一碗,老人千恩萬謝收了米粥,就著咸菜把吃高粱粥,然后把四個孩子吃飯完的空碗拿去旁邊水井邊仔細清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