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大感意外的是水泊梁山王倫的隊伍,在占領濟州后,表現的非常好,不搶,不奪,軍容嚴整。
不過這幾千人中,一無猛將,二無強兵,所以要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調孫安部重甲騎兵到濟州府接替王倫,王倫則調位為文官。官職很高,濟南府知府。
接到調令的那一刻,王倫的內心無比激動的。
從落魄書生,到山寨當家人,再到濟南府知府,王倫的這一經歷夠寫基本書的了。
杜遷一直為王倫管家,帶五百人隨行。
宋萬則留下來協同孫安編徹底改編水泊梁山的兵馬。
王倫羽扇綸巾,頗有幾分文士風采。
“宋萬啊,我明天就要去濟南府了,你留在濟州要多用心了。”王倫說。
宋萬道“咱們在濟州不是好好的嗎,為什么柴大人要把你調濟南府去呢。”
王倫道“柴大人是大才之人,看得比任何都遠。濟州府乃是京東路的門戶。朝廷大軍可以從水路,從西路進兵濟州。以咱們這幾千兵力自保都難,萬一朝廷大軍一到,就得玩完啊。更何況,我本就一書生,做個太平知府更加的合適。濟南府是大后方,相對安穩,更適合我發展。”
宋萬說“哥哥放心,我一定會帶好兵的,咱梁山軍的精神不能丟。”
“從進城起就再也沒有梁山軍了,融入滄州軍去。更何況咱們隊伍里的基礎軍官當初都是柴大人派來的,咱們能從一個落魄的小山寨,發展到今天完全是柴大人大力支持的結果。朱富他們運上山的糧餉大多都是柴大人送的,咱們這幾年除了鵝蛋鴨蛋幾乎沒有回饋過什么。所以啊,不要有任何的抵觸情緒。”王倫安排說。
宋萬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這幾年宋萬還納悶呢,富貴商行咋發展的這么厲害,動不動就運輸糧食上山了,吃穿用度幾乎每差過。
“我明白了。”宋萬說。
“這幾年,你操練的水軍還是不錯的。如果猜的不錯的話,你下一步的安排應該濟州水軍主將,孫安將軍管理騎兵步兵,你管理水軍。和東平府的阮小二一樣,成立一營水軍,內河作戰控制運河。”王倫說。
“哥哥這么一說,還真是。濟州是朝廷水軍北上的必經之路,咱們的內河水軍弱的很啊。”宋萬擔心的說。
王倫道“打仗的事情你不用擔心,總部自有安排,什么時候見咱們打過沒準備的仗。現在正整頓風紀,需要注意的是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錢一定不要動。訓練抓好,其他的事情不用擔心。”
宋萬點頭稱是。
兄弟幾年,那感情還是很深的,臨行聊了半夜。
翌日清晨,王倫杜遷趕奔濟南府,陸路比較近,一行五百人帶著糧草輜重緩緩而行,預計三四天也就到了。
三日后,宋萬在濟州府北門三里亭迎接孫安鐵騎。
先是數十名騎兵輕騎兵來回偵察,勘探路徑。
宋萬問帶隊的隊長說“請問孫營長他們,還得多久能到?”
隊長說“回宋副將,大隊尚在三十里之外,我們是前哨探路五十里。”
宋萬暗自吃驚,只在培訓的時候聽說過大軍行進要哨探五十里。梁山軍唯一的一次戰斗,拿下濟州府,也只行軍了百里,而且是在內應的合作下,直接打開城門拿下的。
宋萬問道“你脖子上的這個是千里鏡嗎?”
隊長說“是的,千里鏡,能看十余里,非常清楚。”
宋萬想看看,可是人家隊長跟本沒那意思,他軍銜高,可是互相不隸屬,怎么好開口。
孫安重騎兵行軍,三百輔兵輕騎分成前哨、左哨、右哨,拿著千里鏡子各自哨探五十里。
重騎兵行軍的時候并不穿重甲,最怕伏擊,所以哨探做的非常的細心。
哨探必須提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