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平走了,涼州成周邊出現了少有的安寧祥和。
西夏國正緊鑼密鼓的防守興慶府,西軍童貫可不是吃素的,接連在邊境打了幾次小仗,零敲碎打,把西夏前期占領的關口都搶回去了,西夏國力大損,暫時無力發動戰爭,由進攻型,轉化為防守行。
涼州城,府衙。
柴林居中而坐,吳用在旁邊。其他眾將分列兩旁。
柴林說“滄州都已經春耕都快結束了吧,這里還沒開始,時間不早了,大軍該回去了。萬春,這涼州城交給你鎮守如何?”
龐萬春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哥哥讓我駐守我就駐守。”
“我留下來協助萬春兄弟如何?”山士奇說。
吳用拉過簡易的羊皮地圖,指著地圖說“從好水川到涼州,剛好是絲綢之亂上的兩座重要城池。別看西夏暫時罷兵,只是積累實力罷了,遲早還要有血戰一場,快的話今年秋天,最遲不會超過明年秋天。這兩個城池可以連接起來,相互呼應。既然龐萬春率部留下駐守涼州城,山士奇兄弟留下做副將協助,那是再好不過,再招募一些本地騎兵,實力還是相當強悍的。不過涼州主要的問題不在于兵力,而在于屯田。”
龐萬春一臉不解“屯田?”
“對,屯田。涼州周邊雖然有農區,但是本地百姓種植技術落后,數千兵馬吃喝是問題,用駱駝運輸成本可就大了去了。也就是說想在這立足,必須種出豐富的糧食來。”
馬麟說“種地,沒問題。軍中多是河北山東的健兒,入伍前都會種地。只要有農具,有種子,種地很輕松。更何況這里畜力太豐富了吧,馬匹、牛能足夠的畜力。”
“有個很好的消息,這幾天整理涼州府原知府,及其屬下官員的土地差不多有三萬多畝。只需要翻耕一下,架起大水車來,就能成為好地。”
龐萬春沒敢打包票,說“哥哥,軍師。種地出力,這個都沒問題,士兵也不會不同意。但是修建水渠,架水車,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員來指導。只要這兩個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不大。翻地耕地,牲口多。至于種植那就更沒問題了,各種糧食作物都會種植,三萬畝夠一萬士兵一年消耗了,額外再開墾幾千畝荒地作為菜地就行了。”
柴林說“要是什么條件都具備了,還發揚什么艱苦奮斗。種子工具,我給你。工匠我安排從渭州招募一些,至于其他的困難你自己解決。涼州府的軍政大權交給你了,府庫的錢糧你自己安排,馬麟、山士奇都給你當副將,涼州方圓幾百里要牢牢的控制在手里,絲綢之路上的稅源還是很豐富的。”
“好水川誰來守,好水川那可是要地。”龐萬春問。
魯達說“要不灑家去守好水川。”
典正南笑道“大和尚媳婦要生了吧,你守好水川家里媳婦怎么辦?”
吳用看了看柴林,其實好水川守將已經選好了。
林沖秦明雖然厲害,可是這兩人不適合給龐萬春做副手,畢竟這二人資歷老。
“安排呂方帶領五百重騎兵,一千輕騎兵,外加上四千本地步兵,駐守好水水川如何?”吳用說。
龐萬春道“一下割舍五百重騎兵,一千輕騎兵,林營長不舍得吧。”
“不舍得也得舍得,咱們這一戰繳獲了上萬匹優良的戰馬,都可以做重騎兵用。還有一千多套鐵鷂子的鎧甲,回去滄州了馬上就可以補充上林沖那五百重甲騎兵。”柴林道。
龐萬春立刻說“既然鐵鷂子的鐵甲有那么多,不如分我們營五百套吧。”
“這個沒問題,明天你帶人去看地吧,盡快安排開墾土地,從渭州來的商隊很快就會把十字鎬、鐵鍬等裝備都送來。”
大軍駐扎按理說應該征糧才對,但是涼州府被西夏折騰的不成樣子了,沒有三兩年的恢復別想征糧。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