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關勝保護著梁中書趕奔西京洛陽避難。
為什么不去東京開封,那是因為梁中書不傻,丟了城池,去了開封就要被問罪的,稀里糊涂的腦袋就沒了。
洛陽知府蘇知府,那是蘇軾的后人,官場上人脈極廣,有大兵六萬,人口幾十萬,在梁中書看來問題還是不大的。
當大名府失手的消息傳來的時候,道君皇帝正在樊樓李師師的床上,太監一句話差點讓天子也變太監了。
為什么說大名府一失守天子嚇的那么狠呢,這是有原因的。
開封府虎踞龍盤,位于一馬平川的中原,他的北面有個大屏障,那就大名府。
相當于開封府的底線,現在底線已經破了,以騎兵為主的金兵撒歡一樣在中原大地上馳騁。
剛剛返青的麥苗成了金人的牧馬場,一路燒殺。
金人倒是挺聰明,不殺窮人,專門找高門大戶下手,所過之處哀鴻遍野。
天子下詔,傳位于太子趙桓,也就是宋欽宗,改年號為靖康。比原來的歷史早了四年的時間。
欽宗還不如他爹呢,他爹怎么著也是一身腱子肉,去青樓也不怵的主。他就一乖寶寶,當了皇帝能有好嗎,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皇帝熊熊那就是一國了。
大名府雖然失手了,可是東京城的百姓并不害怕,因為他們認為東京城有禁軍八十萬,實際禁軍八十萬不過是個吹噓的數字。打西夏、打方臘、打大遼,把家底子造光了,烏七八糟的禁軍、巡城司加起來不過二十萬人。對于城墻幾十里的開封府來說實在是少了點。
天子下詔,調西軍勤王。
就這個時候了,朝中大臣還想著內斗呢。
有人跟天子獻言說,西軍勤王,這有點像董卓啊。
欽宗一聽還真是這么回事,西軍那是虎狼之軍,要是進城了那還得了,當即又下來西軍不用來城里,要求去開封府以北的廣大地區和金兵決一死戰。
童貫是真出力,也不管西夏了,帶兵八萬殺奔過來了。
這個時候欽宗起用老將宗澤為兵馬大元帥,負責全權調動兵馬,防守開封城。
要說宗澤那是沒得說,老頭大好人,一心為國。
但是架不住欽宗耳根子軟,不到一個月就罷免了宗澤。
任命主和派的高俅為兵馬大元帥。
這個時候差不多二十幾萬金兵已經到了開封府以北了,高俅屢次派人接觸,要求和談。
童貫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猶豫之際讓金兵抓住機會,一場廝殺,西軍主力完蛋了。
童貫帶領兩萬殘兵退守洛陽。
高俅派人談判,金兵的要求倒是不算高。
五千萬兩白銀就退兵。
欽宗坐在龍椅上,聽見高俅說五千萬兩白銀,眼睛瞪的比牛蛋都大,差點背氣過去。
老將宗澤讓高俅排擠走了,現在二十萬大軍無敢戰之將。
開封城是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糧食全靠運輸進來。
金兵圍城,糧草就斷了,欽宗見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竟然決定投降。
他想著金兵不過是番邦蠻夷,我投降了還是天子,最多也就是搶些浮財罷了,也沒當回事,沒有深刻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四月十五日,天子下詔,開城投降。
得到消息的李師師忽然想起了一首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由于擔心城破受辱,李師師將白綾甩在了房梁之上。
話說東京城北門,城門打開,兩側宋軍放下了刀劍,一個個低頭不語,等候金兵進城。
城墻之上,許多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