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外頭周媽媽在說話,喜兒拿了一只最大的金鐲子跑了出去,對周媽媽道,“這是四兒讓我?guī)Ыo周媽媽你的。”
周媽媽被那大鐲子給晃的兩眼發(fā)直,“四兒送我的?”
一個小丫鬟出手比世子妃還要大方,那丫頭是流落民間的公主,還是撿了一馬車的頭飾當(dāng)石頭送人?
喜兒把周媽媽拉進屋子里,巴拉巴拉把發(fā)生在定北侯府的事告訴周媽媽,然后叮囑道,“老太太下了封口令,這事不能對外人說。”
周媽媽聽得嘆息,她就說大姑娘和二姑娘從小感情就好,原來是親姐妹,打一個娘胎里出來的,感情自然比旁人親厚三分,二姑娘是夫人親生的,以夫人的性子肯定會好好疼她,彌補她,以前住二房穿戴的頭飾不要也罷。
還是世子妃聰明,沒有便宜二房,一股腦全賞給了四兒和喜兒她們,連帶著她這個老婆子都得了大便宜,這么大一金鐲子,家有十畝地的老太太都不見得有。
女人都愛漂亮首飾,不論年齡大小,周媽媽戴在手腕上越看越喜歡,不過她只戴了一會兒,就用帕子包好了鎖在了箱子底下,并叮囑喜兒道,“有一堆漂亮頭飾是好事,但這里是鎮(zhèn)南王府,做丫鬟的就要有做丫鬟的本分,不可越矩,讓人說世子妃的閑話。”
喜兒點頭如小雞啄米,“我知道,我就鎖在柜子里沒事看幾眼,我不戴出門。”
但有了一堆漂亮頭飾,她以后就不用辛苦攢錢了,她的月錢可以全部拿來買吃的,想想就好幸福。
回去之后,喜兒就和雪雁把首飾分了,喜兒比雪雁多一只鑲嵌紅寶石的金簪和一對珍珠耳墜,畢竟四兒和喜兒關(guān)系最好,雪雁心里有數(shù),能得這么多賞賜,她做夢都能笑醒了。
喜兒拿著耳墜,越看越喜歡,雪雁則道,“再過幾天就是花燈會了,到時候咱們多帶些銀子上街,多買些好吃的。”
明妧正喝茶呢,突然耳朵里鉆入花燈會三個字,她抬頭問道,“你們在說什么?”
雪雁捂嘴笑道,“我們在說三少爺?shù)奈椿槠蓿瑮畋砉媚飦砑s三少爺過幾天逛花燈會的事。”
花燈會,花前月下的盛會啊,明妧來了興致,她道,“過幾天辦花燈會,怎么也沒見你們提起?”
雪雁搖頭,“奴婢也是剛知道的。”
楚墨塵把茶盞放下,道,“應(yīng)該是太后要辦壽宴了。”
明妧不大喜歡太后,但這一回她夸贊道,“這樣辦壽宴好,與民同樂。”
楚墨塵漂亮鳳眸閃過一絲笑意道,“與民同樂是皇上的意思,太后未必喜歡。”
明妧就不明白了,聽了楚墨塵解釋,明妧才知道他為什么這么說。
太后壽宴還早,在兩個月后,花燈會那天其實是德昭太后的忌日,當(dāng)今皇上并非太后親生,而德昭太后病逝有二十多年了,沒有親娘護著,皇上即便是嫡長子,他的儲君之路也走的很艱辛。
而先皇和德昭太后是在七夕花燈節(jié)上碰到的,兩人一見鐘情,德昭太后在世時,先皇要給她辦壽宴,她就央求皇上準(zhǔn)許百姓們辦花燈會,大家一起熱鬧,德昭太后頗受百姓愛戴,甚至年年都盼著她過壽辰,辦花燈會與民同樂。
八年前,晉王在朝堂上提出給太后大辦壽宴,那段時間,晉王打壓護國公,皇上讓晉王操辦太后壽宴后,護國公站出來提到德昭太后忌日,說德昭太后生前最喜歡花燈節(jié),護國公希望能在德昭太后忌日那天,準(zhǔn)許京都辦花燈節(jié)熱鬧一翻,用德昭太后最喜歡的方式來紀(jì)念德昭太后。
這個提議深得圣心,皇上應(yīng)了。
打那年起,只要太后大辦壽宴,皇上就準(zhǔn)許在德昭太后忌日這天辦花燈節(jié)。
德昭太后的忌日在太后壽宴之前,前者與民同樂,后者群臣同樂,高下立見。
德昭太后雖然死了二十年,但在百姓心目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