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科舉弊端不容易,尤其明天就要殿試了,現在知道考生答卷被人動了手腳,殿試肯定要推遲。
皇上讓德順公公傳旨下去,殿試延后三天。
也就是蘇老太爺只有三天時間查科舉舞弊之事。
蘇老太爺道,“考生那么多,且住的分散,有些落榜的,估計都啟程回家了,怕是不好查。”
三天時間太短了。
明妧便道,“外祖父,那些考生的試卷都還在吧?”
蘇老太爺想了想道,“出現偷換考卷的事,一旦有風吹草動,原件肯定很難找到了,但謄抄后的答卷都在。”
明妧干凈的眸子笑意點點,“只要有就行,讓那些考生來認領答卷,一旦出現兩人搶一張答卷,這事自然也就鬧大了,到時候那些考生會要求重考,就再考一次便是。”
能榜上有名的都有真才實學,沒那么容易落榜,不懼怕在考一次,如果前面作弊的落榜了,他們的名字會更高。
蘇老太爺眸露贊賞,皇上點頭道,“倒不失為一個好法子,且這樣辦吧。”
蘇老太爺領命,準備告退。
外面有公公進來道,“皇上,不好了,出事了。”
皇上眉頭一緊,道,“出什么事了?”
小公公也不知道,只將剛接到的信筒呈給皇上過目,這信筒是六百里加急送回來的,上面有藍色刻字。
一般紅色為喜,藍色為憂,意味著是不好的事。
德順公公接了竹筒,拆掉密封,拔開蓋子,把里面的信呈給皇上看。
因為想知道出了什么事,所以蘇老太爺和明妧都沒有動,就那么看著皇上。
只見皇上掃了兩眼信后,眉頭就擰成麻花了,蘇老太爺忍不住問道,“皇上,出什么事了?”
皇上把信遞給蘇老太爺看,蘇老太爺趕忙上前接過。
明妧湊到一旁瞄了一眼,信是從東陵送回來的。
東陵皇帝大壽,大景朝和北越還有西秦都派了大臣前去賀壽,大景朝派去的使臣發現東陵對待北越的態度格外親厚,似乎有聯盟之勢。
大景朝、西秦、東陵還有北越國力都差不多。
一旦東陵和北越聯盟,對大景朝來說是個不小的威脅,兩年前東陵就是和北越聯盟,打的大景朝潰不成軍,打掉了大老爺的鎮國公爵位,成就了鎮南王。
當年王爺力挽狂瀾,不止是他用兵如神,還因為他一邊積極說服西秦和大景朝聯手,一邊離間東陵和北越,再加上北越爆發洪水,哀鴻遍野,王爺又抓了東陵主將,那一場戰爭才會迅速平息。
這兩年東陵和北越都風調雨順,一旦聯手,難保不是存了蠶食鯨吞大景朝之意,不得不防。
所以使臣才會六百里加急把信送回來,讓皇上有所防備。
皇上眉頭皺的緊緊的,這么大的事應該找王爺進宮商議,偏生派他去查稅銀一案了,皇上下旨道,“傳王爺回京,再傳靖王爺進宮議事。”
蘇老太爺是文官,打仗的事他管不著,便和明妧退下。
昭陽宮內。
孫貴妃正躺在貴妃榻上,宮女跪在地上拿美人錘給她捶腿。
有公公快步進去道,“娘娘,鎮南王世子妃和蘇老大人進宮了,還帶了一受傷的年輕男子。”
孫貴妃眉頭一皺,眼睛睜開道,“出什么事了?”
公公搖頭,“不知道,但是皇上下旨殿試延后三天。”
殿試延后?
好端端的殿試怎么會延后,想到蘇老太爺是這一次秋闈的主考官,莫非秋闈出問題了?
孫貴妃心底隱隱不安,只要碰到鎮南王世子妃,就沒有好事過,她怕了,“把這事告知晉王知道,務必謹慎。”
再說明妧,和蘇老太爺一起出了宮,就坐上馬車回鎮南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