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的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并且也不涉及到什么讓人會繃緊神經的事情,所以那位辛主管在回答的時候也格外的爽快和放松。
“哦,是這樣的,我們一般提前一周就會把下一周會演的內容排出來,因為我們不是每天都有表演,每周就一日這四天有,然后一天就那么兩場到三場不等,”她對夏青說,“你看,我們這種用來表演的活動室里面能容納的人數有限,所以一般我們會讓這里的會員家長提前一周根據自己的選擇預約好時間,等于是預約一個座位,這樣一來就能夠看得出來誰更受歡迎了。”
辛主管說完之后,自己也看了看現在活動是里面只有可容納人數一半左右的這個現狀,于是有那么一點訕訕的笑了,解釋說“現在這就是我說的那種情況,這一組的人里面有倆新人,就沒有什么小朋友或者家長特別喜歡的,所以預約的人不算很多,如果換成景永豐的話,估計現在里面一張空椅子都沒有。”
“這些孩子是根據什么來判斷哪個人更討他們喜歡的呢?”夏青覺得辛主管的那種說法聽起來有一點不靠譜,甚至她覺得這個所謂的童話劇表演本身也并沒有辛主管之前說的那么寓教于樂。
現在活動室里面的十幾個孩子,大一點的還普遍算是比較專注一點,那里面幾個或者兩三歲,或者三四歲的可就不一樣了,有坐在座位上左顧右盼,很明顯不在狀態的,也有干脆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蹲在一旁玩耍起來的。
如果說這幾個年幼的小朋友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卡通人扮演者,那夏青覺得自己都有機會角逐一下諾貝爾獎了!
辛主管可不是什么剛入職沒多久的菜鳥,她這種泡在生意場上久了的中年人,很擅長通過對方表面上的意思表達,去揣測對方實際上的想法,所以聽夏青這么問,她淡然的笑了笑,指了指后面“孩子不懂,家長總還是懂的。喜歡景永豐,并且主動想要專門看景永豐表演童話劇的,一般都是五歲以上,或者可以擴大到四歲以上年齡層的小朋友,至于更小的,那就是家長的主意了。
我們這種行業,其實就是一種口口相傳的口碑,孩子覺得好,反饋到家長那里,家長就覺得好,這個家長覺得好,就可能會把自己的這個感官印象傳遞給另外一個家長,一旦人氣聚集起來了,就算不口口相傳,也會有人慕名而來的,這樣一來口碑自然就會越來越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說完之后,她想起了景永豐的死,又嘆了一口氣,說“我們這里可以體驗的項目還是挺多的,景永豐吸引了孩子家長和小朋友本身,他在表演前后見縫插針的提一提,推薦推薦,可能看完童話劇之后,就會有家長帶孩子順便體驗一下其他的項目,所以他在我們這里,除了受孩子和家長的歡迎之外,在咨詢顧問那邊也是非常受歡迎的,真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太可惜了!”
“從你的角度出發,你認為景永豐受小孩歡迎的原因是什么?”紀淵問。
他如果問辛主管自己為什么那么喜歡景永豐,那這個問題就比較容易回答。
問小朋友會喜歡景永豐的理由,這個問題的難度系數就有點高了,畢竟這個世界上,最簡單但是也最搞不懂的恐怕就是小孩兒的心思,明明向水一樣透明,偏偏又像天上云彩的形狀一樣瞬息萬變,毫無規律可循。
不過話說回來,紀淵問辛主管倒也說得過去,畢竟作為一個專門做幼兒教育生意的人,揣摩小朋友的偏好和家長的心理,這都是必須具備的技能。
辛主管想了想“這個我也說不清,之前我不是跟你們說過么,我覺得景永豐在這方面就好像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一樣,他總有很多小把戲,小花樣,小互動,能準確的抓住來看表演的小朋友的注意力,讓他們感興趣,就算是非常非常內向的小孩子,幾次下來,也會愿意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