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嗚~子羽,你為什么會判斷出那頭鹿會攻擊人呢?”黛玉歪著腦袋不解的問道。
“那應該是一頭狍子,也是鹿的一種,至于為什么它會攻擊人,就如同我說的,鹿是不會主動親近人的,而且鹿低下頭可不是表示溫順的意思,而是想頂人。”方子羽解釋到。
不了解動物的人往往會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想去判斷動物的行為,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
很多你看似乎是表示溫順的動作,其實正是發動攻擊的預兆,尤其是一些萌萌外表的動物,人類更是會被它們迷惑。
就比如夜鶯這種被人們廣泛知道的鳥兒,很多人第一形象就會認為唱歌的夜鶯是雌性,是母的,但其實真相恰恰相反,唱歌的夜鶯是公的,是雄性的。
雄性夜鶯唱歌是為了吸引雌性夜鶯交配,而不是人們臆想的唱歌的夜鶯是雌性。當然這也和很多文學作品有關,很多不了解動物的作者往往會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想,給動物加上,以至于讓人們誤解。
當然,對于讀書消遣時間或者尋找開心的讀者來說并沒有什么,文學作品中添加上作者自己的幻想,臆想也沒什么,可笑的是打著科普的名頭告訴讀者自己錯誤的認知是正確的。
又比如獅子,很多人其實都誤解它了,它遠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既不是“叢林之王”也不是“沙漠之王”,它更喜歡的其實是吃飽了舒舒服服的睡個懶覺。
我們之所以看到獅子總是威武的抬著頭,那是它因為經常在視野開闊的原野上獵殺大型動物,習慣于觀察遠處,不在意近處的東西,而不是什么為了保證自己的威嚴。
人們總是主觀的認為獅子很喜歡運動,但其實它是猛獸中最懶的,它不喜歡活動,更喜歡懶洋洋的趴在地上睡覺。之所以在你看到草原中獅子一天到晚都在活動,活動范圍也很廣,但這都只是迫于饑餓。
你可曾看到被困在籠子里的獅子來回的不停走動幾個小時?更多的它是趴在地上睡覺,反而被關在籠子里的狐貍或者狼會為了自由不停歇的來回走上好幾個小時。
其實獅子完全不需要那么大的獅圈,反而是狼和狐貍更需要一個大一些的領地。
這樣的誤解還有更多,比如說人們總是對威風凜凜的老鷹、金雕懷有種種幻想,但其實它們很笨很蠢。和鸚鵡還有一些鳥類相比,所有猛禽都特別蠢,尤其是金雕。
而且還異常的懶,如果你養一只金雕,當它發現有人養自己時,會懶得連近在眼前的兔子都不會碰一下。
它們只想吃了睡睡了吃,反而是一些小型鳥類如天鵝如鸚鵡,它們會因為籠子太小,會因為無聊而痛苦,但對于這些人們卻視而不見。
可笑的是有些動物保護協會的忠實支持者,卻把灰鸚鵡養在一個不大的籠子里。
人們看到籠子里的鸚鵡不停的低頭又抬頭,開心的笑了起來,以為是鸚鵡在向你鞠躬。但殊不知這是它的習慣動作,它曾為逃出這個籠子一次一次絕望的嘗試,而最終養成了這個習慣。就算它們得到了自由,也要好幾個周,甚至好幾個月,才能飛的起來。
類似的誤解還有很多很多,當方子羽知道原來鸚鵡被關在籠子里是如此痛苦后,對于之前寵物店里養的那只已經被他放走的鸚鵡感到了非常的愧疚。
原來它一次一次用翅膀卷起風暴把店里的東西弄亂,不是它故意搗蛋,而是它太過痛苦,太過無聊才一次次這樣做,希望自己能放它出去。
但是那時候并不知道原因的自己以為是它調皮搗蛋,還威脅要把它做紅燒鸚鵡,把它喂蛇,一定讓它很痛苦。
還有自己放它自由時,它飛不起來落在地上自己嘲笑它,回想起來是有多么地蠢。當知道它為什么飛不起來后,方子羽為當初的嘲笑感到羞恥,它能在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