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玉佩染了血跡,可寧裴山并不在意。
只是萬幸,玉佩落在草地上沒有絲毫損壞,否則弄壞御賜之物,寧裴山擔不起這罪名。
他將玉佩塞入懷中貼身放著,只能等達到萬慈寺后再做處理。
扶起萬般艱難才撿回一命的女孩,寧裴山雪白的衣袖上一片污跡。掏出衣袖中的竹紋素帕,寧裴山細細替她擦拭過臉上的血跡。
離教的圣女從立教以來,便用頂級的丹藥育氣,習藥煉之術,為的是必要時候,可做藥爐,以供上位者長生。
從一開始,圣女的命便不是為她自己而生。私動本命修源,若被帝君知曉,會連累教滿門。
所以,今日之事,在場的所有人都被寧裴山下了禁口。當然,日后肯定是瞞不了兩宗師尊的。
只是那些都是后話,可對于這個女孩而言,身體上的傷口可以用離教的教法復原,她的心喃?
她已記事,不是襁褓中的嬰孩。父母慘死面前,只留下自己一人茍活,這樣的記憶,只會隨著年齡的增漲越來越清晰。
至少每每月圓之夜,寧裴山會甚為思念自己早逝的親人。
“汝喚何名,哪里人士?”
寧裴山如是問著,身旁早有師弟附耳來報,死傷怕都是對方的至親,也不知還有沒有旁的家人。
出事的是尉松山謝家的人,看過當家身上的腰牌,謝青松,寧裴山并不認識這號人物。
“謝……堂燕。”
女孩有些愣神的回了一句,低下頭并未再言。
年幼的她堪堪撿回一命,此時整個人猶如驚弓之鳥。低下頭的她心中到底有些心思,她無法判斷寧裴山到底是何人,只是這般和顏悅色的與她說話,除去害怕之外還有幾分警惕。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謝堂燕分不清。
畢竟眼前之人方才并不想救自己,而救自己的人,此刻眼中的神情恨不得自己死!
這世道太平,可人心卻勝如蛇蝎,謝堂燕別無他法,她必須堅強的活下來!
祖訓的教化,母親死前的絕言,宗族之命的托付,即使幼年便遭如此劫難,謝堂燕不能也不敢,讓這一切都葬送在自己身上!
此刻她的衣襟里,那是連帝君都不知曉存在的至寶,而他們謝家便是從古至今肩負著保衛這樣寶物的護衛一族!
古書有云天外幽光,化星為塵,落于鳳臺,抱璞曰瑋。
《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
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得楚失玉——“和氏璧”。秦愿用十五座城池來換,而得后食言,藺相如完璧歸趙。秦統一六國,失而復得。
秦王政九年,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以和氏璧鐫刻而成玉璽,為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劉邦滅秦得天下后,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后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于諸強,后被南朝承襲。隋亡后,御璽被隋朝蕭皇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御璽才重歸于唐。
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李斯并不是用一塊完整的和氏璧雕刻了玉璽,而是將它分為了三塊!
這三塊里,最大的一塊被李斯雕刻了傳國玉璽,獻給了始皇。剩下的一塊被他雕成了一塊碗口大小的玉璧,送出了宮,而最后一塊,被李斯藏了起來,無人知曉是何等物件。
秦始皇死后,李斯勾結內官趙高偽造遺詔,迫令公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為二世皇。秦二世二年,趙高設計李斯,其父子被腰斬于咸陽,夷滅三族。次年,趙高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秦王。不久趙高被三世設計殺掉,誅夷三族。劉邦率兵入關,在位僅四十六天的子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