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五千斤吧!”陶成道下意識的就回了一句,造這門火炮的時候,前前后后大概耗費了五千多斤鐵料,刨除掉損耗的,浪費的,以及制造過程中各種各樣的損失,最后算下來,這門炮起碼也有五千斤。
陶成道略微想了想,突然間面色有些僵硬,他自己已經意識到了問題在哪里了。
太重了!
沐英也是醒悟過來,的確,太重了!
這么重的炮,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完全就是一個累贅,五千斤,怎么搬?用什么搬?怎么搬得動?
搬不動不就是一堆廢鐵么?就算搬得動,這行軍速度也必定要大大的遲緩,而打仗,講究的就是兵貴神速,就是爭分奪秒,哪怕比別人多提前一分鐘,都有可能為己方創造巨大的優勢,成為扭轉勝負的關鍵。
見二人的神情,朱標知道他們已經明白這其中問題了,都是聰明人,自然也不需要他再多說什么。
不過朱標還是打算多說一些,不是其他,就是怕這陶成道繼續走這種彎路,而且是沒什么價值的彎路。
陶成道他看得出來,在火器的制造上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剛才他在火器局中,稍微朝旁邊瞥了兩眼,還是能看出一些門道的。
而且,就算是造這種巨炮,也不是一無是處。起碼這巨炮現在還能發射出去,就不算失敗。
但最核心的問題陶成道忽視了!
只是大有什么用?
連搬都搬不動,價值根本體現不出來。
前世作為一名軍校生,槍支火炮這些火器雖說不是他的主攻方向,可終歸是有些接觸的,是懂一些皮毛的,也是去上過一些課的。
而這是一個什么時代?
火器剛起步不久,一切都還處于摸索的階段,因此,造一些巨炮,走一些彎路,錯路,也很正常。
即使是在后世二戰的時候,火器的發展已經走過了相當遠的一段路,德國制造火炮的部門不也犯過這樣的錯誤么?
在希特勒的指揮和干擾下,造出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火炮,但直到整個戰爭結束,這門巨大的火炮,都沒發揮出什么價值,反倒是在里面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
這樣的結果令人啼笑皆非,但教訓是擺在那里的。
而朱標,只希望這樣錯誤的路盡快終結,繼續走下去,只是意味著錯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