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推翻元廷暴政,拯救天下百姓,給他們打出一個太平世界走到一起來的。歸降議和,不過是權宜之計。我們要和天下大多數的百姓一起來走這條路。今天,我們已經占據了江淮一帶,但還不夠,還需要更大一些,才能夠解救天下百姓。”
“我們的將帥士卒,要看到光明,要有勇氣。天下的百姓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但是,當我們想到天下的百姓,想到大多數百姓的痛苦,我們為他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軍中的將帥,應當關心、愛護,幫助每一位士卒,他們是我們的兄弟……”
“今天,我們擺設靈堂,為胡通甫送葬,來日,軍中小至士卒,大至將帥,只要他們為天下百姓而死,曾經做過有益于百姓的事情,我們就應當給他擺設靈堂,一起緬懷他。用這樣的方式,來寄托我們的哀思,使軍中上下,軍民之間都團結起來……”
無數的將帥心潮澎湃,這一刻,他們知道自己原來是在做這么有意義的一件事。
整篇祭文,近乎大白話一般,他們都聽懂了,更明白了他們身上所肩負的使命是何等的重要,他們的犧牲和奉獻又是何等的偉大。他們立下的功績,會被人緬懷和銘記。
文臣士子那邊面面相覷,這能算是祭文?不算吧?
劉伯溫站在其中,仔細思索著剛才那篇祭文,心中卻是一動。
這樣的一篇祭文,也許大白話才更好一點,反倒是文縐縐的,那些將帥根本就聽不懂,更遑論下面的士卒了。
此文,不僅有著安定軍心的作用,更進一步闡釋了為何要聚在一起,為何要打天下,不再是為了個人的利弊得失,是為了天下百姓。
至少,名義上如此,看看那些將帥的樣子,一個個也是深以為然。
朱標此刻卻是面色如常,沒錯,這篇祭文就是他寫的,當然,也不能算。
其中好像段落句子都是照著后世偉人那篇文章抄的,對這些,朱標非常熟,已經刻到了骨子里了。
在軍校的時候,這思政課,是重中之重。
這樣的一篇重要的文章,不可能不學習,別說軍校了,就算是小學里面,也有這篇文章。
而朱標早已經做到閉著眼睛都能默出來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