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急哄哄的整合軍隊,終于,花費了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將所有的軍隊整合完畢。
總計有二十萬兵馬。
除了留了少量的人手防御張士誠,其他的人都算上了,包括那些文臣士子,一個也不少,都帶上了。這一戰,老朱也是掏空了家底,顯然也是打算去找陳友諒拼命的。
這是一場驚天大賭局。
賭注是所有人的生命,財富和所有的一切。輸了,一無所有,贏了,江南這片大地,將會有一個最終的話事人誕生。
七月初六,老朱率領二十萬兵馬一路急行軍,奔赴洪都。
在七月十六日,終于趕到了湖口,旋即就封閉了涇江口和南湖口,連陳友諒唯一的退路武陽渡口老朱也直接封鎖了。
顯然,這是生怕陳友諒跑了,逼陳友諒決戰。
戰局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是有進無退,有死無生,不論打得過還是打不過,都只能拔劍出鞘,迎敵備戰。
七月十九日,陳友諒得知朱元璋來援,立即撤兵洪都,東出鄱陽湖。
洪都到底還是守住了,只是代價,頗為慘重,洪都城此刻是千瘡百孔,朱文正站在城墻上,望著徐徐撤退的漢軍,笑了。
這一仗,終究是他,堅持到了最后。
在朱文正身邊,有條狗嗚咽了一聲,低下了頭顱。
為了能夠堅守住,朱文正也算是用盡了辦法,連城里的狗,也被他拉到了城墻上來助戰,至于人,目光所及,大概就是洪都城中所有的活人……
堅守了整整八十五天,血戰了八十五天,終于迎來了曙光。
七月二十日,朱元璋和陳友諒各自率領麾下精銳進入了鄱陽湖,在康郎山一帶對峙,糾纏爭斗了這么多年,兩支軍隊終于要分一個勝負了!
鄱陽湖,古稱彭澤,北起湖口,南達三陽,西起關城,東至波陽,南北相望足足有三百多里,不管是對于朱元璋還是陳友諒,皆是浩瀚無邊。
這里,毫無疑問,是兩軍對壘的最佳戰場。
決戰,就在明日。
成王敗寇!
七月二十一日,兩軍開始激戰,鄱陽湖戰役正式打響。
陳友諒麾下戰船巨艦聯結布陣,彼此相連數十里,一望無際。相比起陳友諒的無敵艦隊,老朱這里就顯得寒摻許多。
畢竟底蘊不如陳友諒,這戰船之中許多用的還是從陳友諒那里繳獲過來的,而且,比起陳友諒的戰船,老朱的戰船是真的小,完全沒法比。
不過老朱也不是沒辦法,戰船大,意味著就是坨大,這就和打架一個道理,但凡坨大的那個人必然是行動不便,而個子矮小的人,反倒是靈活機動。
徐達率先請戰,愿為先鋒。
說起來老朱也是真的抽到了寶,徐達作為老朱麾下序列第一的將領,那真是沒話說,步戰,水戰,騎兵作戰是樣樣精通,而且打得皆是有聲有色,和當世專精于這些方面的將領交手,不落絲毫下風。
當即,徐達率領自己的艦隊進行突擊,率先發動了對陳友諒的進攻。
陳友諒看到徐達攻過來,都是有些懵逼的。
這是什么情況?
明明己方才是優勢方,你朱元璋怎么能,怎么敢率先發動進攻的?
你不應該是好好的防守,等著我過來揍你么?
話雖如此,陳友諒反應速度也很快,當即派出前軍迎敵。
而此時徐達旋即將自己的艦隊化整為零,從不同的角度圍攻陳友諒的戰船,遠處的就用弓弩火銃進行攻擊,靠的近的順勢就用繩索攀登到陳友諒的戰船上,與漢軍進行搏殺。
最終,徐達俘獲這條戰船,陳友諒見狀,豈能答應,立即調集了幾十艘戰船,要對徐達進行圍攻。
等候多時的俞通海立即指揮火炮,立即向進入射程